基于C8051F410單片機的光纖傳輸組件設計
摘要 光纖通信帶寬大、信噪比低、抗干擾能力強,在現代通信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文中選用C8051F410單片機作為微處理器,結合其他外圍電路設計出一款光纖傳輸組件,并介紹了包括模塊的整體架構、硬件電路搭建、軟件開發設計和實驗數據記錄等內容。該組件具有體積小、精度高、操作簡單的特點,實用價值明顯。
關鍵詞 C8051單片機;光纖;傳輸;組件
光纖通信在現代通信領域的地位日趨重要,因其具有帶寬大、信噪比低、抗干擾的特點在工程建設中應用廣泛。某新品研制中需要一款能夠同時傳輸多路模擬電壓信號、脈沖控制信號及故障指示信號的傳輸組件,若采用傳統的電纜傳輸方式將不可避免地存在體積大、重量沉及傳輸性能受外界電磁輻射干擾大的問題。基于以上情況,文中采用以光纖通信的方式設計了一款實用的傳輸組件,滿足新品設計要求。
1 整體架構
光纖傳輸組件是指以光纖作為傳輸信道的功能器件,通常包括發射端、接收端、光纖跳線3部分。主要原理即是在采集端實現電光轉換,在接收端實現光電轉換,通過光纖實現兩端通信的連接。由于其特殊的傳輸材質和模式,使得光纖傳輸組件可滿足在某些特殊工作環境下的要求。組件主要由前端采集模塊、后端接收模塊和傳輸光纖3部分組成,整個組件架構如圖1所示。兩端模塊均以C8051F410單片機為工作核心。對于電壓待檢信號,在發射端通過OP491GRU運放器隔離輸入單片機內部A/D,將模擬信號轉為數字信號,數據壓縮打包經電光轉換電路發送至接收端。在接收端經光電轉換讀取信息,單片機接收解壓后,D/A轉換實現檢測電壓的讀出;對于接收端控制信號,則選用觸發緩沖器SN74LVC2G17兩路輸入功能,將控制狀態的高低兩種信號轉為3.3 V電信號傳至單片機處理。通過電光轉換傳輸至發送端,采集端單片機處理該數據,并對數字電位器發送控制信號,提供相應的電阻值;考慮到故障信號、脈沖信號的及時傳輸特點,文中在激光器、探測器電路搭建中直接架構相應的驅動器,以實現信息的傳輸。
整個組件可實現傳輸4路模擬電壓信號、一路故障保護信號、兩路脈沖信號和兩路可調電阻信號。具體指標為:電壓傳輸幅度:輸入0.5~4.5 V,輸出0.5~4.5 V;電壓傳輸精度≤0.4%FS;故障保護信號傳輸延時≤200 ns;傳輸脈沖幅度15±0.5 V;傳輸脈沖寬度1~200μs;傳輸脈沖工作比為20%;可調電阻輸出范圍為0.2~4.5 kΩ。
2 硬件電路
2.1 運放隔離電路
輸入電路用以實現電壓信號與采樣電路的電氣連接。對模擬電壓信號,首先用電阻分壓,將各路電壓分壓到一致的電平上,再用運放進行緩沖,以實現阻抗匹配和增強驅動能力;運放用于緩沖輸入信號并實現輸入端與采樣電路的隔離。同時具有較高的輸入阻抗,對輸入電路不會產生影響,且輸出阻抗較低,故對采樣電路也不會造成影響。本設計采用的運放是OP491GRU,其電壓輸入范圍0~3 V,其4路規格正好滿足指標要求,對每一路運放而言,輸出電壓為輸入電壓的1/2,輸出電壓范圍(0.25~2.25 V),小于A/D基準電壓2.5 V,輸出電壓信號可直接接入單片機相關I/O接口。
51單片機相關文章:51單片機教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