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行業再起專利維權戰 企業何去何從?
臺灣LED封裝廠億光與日本LED封裝廠日亞化近年來掀起的專利戰并未停歇,日亞化在其最新新聞稿中指出,日亞化在德國杜塞道夫地方法院控告億光及其德國子公司Everlight Electronics EuropeGmbH侵權一事,杜塞道夫地院已于2013年9月3日作出裁決,判定億光的6款白色LED產品侵犯日亞化擁有的一項YAG專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70123.htmLED專利戰再次升級,德國裁定億光侵犯日亞化專利
根據日亞化新聞稿指出,億光遭判定侵犯日化YAG專利(EP936682)請求項1(就是以GaN藍色晶片搭配YAG螢光粉)的6項白光LED產品型號分別為SL-PAR38/B/P17/30/E30/ND、67-21/QK2C-B56702C4CB2/2T、67-21/QK2C-B45562C4CB2/2T、45-21/LK2C-B56702C4CB2/2T、45-21/QK2C-B45562C4CB2/2T、SMD Low Power LED 61-238/LK2C-B56706F4GB2/ET。
此外,日亞化指出,杜塞道夫地院認同日亞化的請求,包括億光須停止販售遭控侵權的產品并且賠償日亞化因遭侵權而蒙受的損失,同時,億光須從顧客端回收侵權產品、并銷毀所持有與占有的侵權產品,日亞化也在新聞稿中提及,億光可以再提出上訴,因此,上述回收與銷毀等判決并非最終定案。
日亞化并指出,杜塞道夫地院并撤銷億光藉由已向德國聯邦專利法院提起“專利無效訴訟”為由而申請中止侵權訴訟手續的請求,億光所提的“專利無效訴訟”主要是針對日亞化上述YAG專利,德國法院目前尚未對該訴訟作出判決。
針對日亞化學9月9日于其網站發布新聞稿表示對德國專利訴訟(歐洲專利號EP936682,即德國專利號DE69702929)乙事,億光也在官網公布訊息指出,本公司堅信日亞化學德國專利應屬無效,且已經于2012年3月在德國聯邦專利法院(Federal Patent Court)對上述日亞化學德國專利提起專利無效訴訟,預計2014年2月判決。另外,對此德國杜賽朵夫地方法院(Düsseldorf District Court)的一審判決結果,本公司深感遺憾,將不排除向其上級法院提起上訴。
“化干戈為玉帛”,歐司朗、馬來西亞統明亮專利糾紛不再
近日,馬來西亞統明亮宣布,它已解決所有其與歐司朗光電半導體公司之間的專利糾紛。馬來西亞統明亮是一家全球SMTLED制造領先企業。這次不僅解決了專利糾紛,歐司朗還將某些專利授權給了統明亮。統明亮表示,這些專利許可將允許它采用一些其他的技術,以提高他們目前的產品組合。兩家公司之間的專利糾紛可以追溯到十余年前,涉及到至少10個不同的歐司朗擁有的美國專利,例如引線框架專利,白光LED光轉換粒徑和其他相關專利。該協議顯然是世界性的。統明亮并未透露與歐司朗簽訂的任何和解或許可協議細節。關于歐司朗在許可協議中已授權了哪些專利給馬來西亞統明亮,目前尚不清楚。
熒光粉知識產權影響LED產業格局的強勁力量
據法國研究機構Yole分析,在LED照明專利中,涉及到LED熒光粉的專利是其中最根本的,因此,也最具影響力。
在90年代中期,日亞的研究人員Shuji Nakamura和日本名古屋大學的Akasaki教授共同研究出第一個商業化的GaN(氮化鎵)基藍光LED。很快,一些基本的使用藍光LED結合熒光粉產生白光LED的專利就分別由日亞、歐司朗、ATMI和其他公司提交。隨后,到2005年,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啟了在LED行業的競爭,這些基本專利也迅速地被越來越多的應用產品所追捧,如手機、筆記本電腦、LCD電視顯示屏以及通用照明。
熒光粉的知識產權是LED行業的一支重要力量。與之相關的訴訟案件多達40起。有數百家企業涉及到LED熒光粉的知識產權,其中大多數LED企業都會列出頂級專利的受讓人名單。然而,獨立的熒光粉生產廠家,如Intematix公司和三菱公司,正在成為LED熒光粉知識產權的主要力量。
如今,高性能硅酸鹽已經廣泛用作YAG的替代品,新組合發展和專利保護的重點大多轉向紅色和綠色轉換器。新型熒光粉的市場和一些最關鍵的知識產權目前主要由三菱和Denka主導,它們已分別從NIMS(日本國家材料科學研究所)獲得了氮化物和氧氮化物的許可證。
然而,許多其他公司也正在開發氮化物和氮氧化物,包括Intematix公司、北京宇極和Lightscape(現在是陶氏電子材料)。新材料家族也被視為有前景的熒光粉,包括鎢酸鹽、鉬酸鹽以及GE所倡導的氟化物。
據Yole分析,基于最近的熱穩定性和可制造性的最新進展之后,量子點也終于成為了一個可靠的選項。在照明行業,紅量子點結合標準熒光粉的使用可能出現在遠程熒光粉應用之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