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新IGZO技術解析
夏普在2011年遭遇了巨虧,全年虧損了2900億日元(約合38億美元),成為公司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年度虧損。這個除了和地震等天災有關以外,也和液晶電視需求萎縮不無關系,即使發展大尺寸液晶面板也可能不會很快改善公司的收益。而此時夏普也搬出了其最新的王牌技術———IGZO(In-Ga-Zn-O)TFT采用氧化物半導體驅動元件的高精度液晶面板,這樣一來夏普就將其大尺寸面板生產線轉換為具有優勢的中小尺寸,順應市場的發展將帶來更好的收益,下面就來為大家講解一下何謂IGZO TFT技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65612.htm最初聽到IGZO屏幕技術,還是在2011年底,當時傳聞新一代iPad將使用夏普供貨的IGZO屏幕面板,然而最后可以因為無法及時獲得量產,蘋果并沒有這么選擇。而在今年4月夏普終于將這一技術面板全面轉入量產,相比當初的預計時間推遲了3個月。夏普展出的IGZO TFT屏幕共有三種,11寸分辨率為1366×800、32寸分辨率為3840×2160(屏幕精度140ppi)、10寸分辨率2560×1600(屏幕精度300ppi)、7寸1280×800(精度217ppi),這些屏幕樣品都可以實現量產。
IGZO TFT究竟是什么?
說到“IGZO TFT”大家可能是一頭霧水,容易和IPS、AMOLED等面板種類產生混淆。實際上,IGZO(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為氧化銦鎵鋅的縮寫,它是一種薄膜電晶體技術,是指在TFT-LCD主動層之上,打上一層金屬氧化物。因而和液晶分子排列這方便沒有什么關系(與IPS、PVA等不是一個概念范疇),而是一項基于TFT驅動的改進技術,夏普使用它來提高自己在中小尺寸液晶面板上的競爭力。換而言之,即使是IPS液晶面板也可以同時采用IGZO TFT技術,兩者之間并不矛盾。
TFT(Thin Film Transistor)是指薄膜場效應晶體管,TFT液晶屏幕就是指液晶面板上的每一液晶象素點都是由集成在其后的薄膜晶體管來驅動,也就是曾經在手機領域上經常聽到的“TFT屏幕”。常見的TFT驅動分類主要有a-Si TFT(非晶硅)、LTPS TFT(低溫多晶硅),IGZO TFT也屬于這一范疇。所以說到底,夏普這次所提出的IGZO面板,仍然是一種TFT液晶屏幕,其實IGZO TFT技術也可以使用在OLED面板上,在這里就不多說了。
其次再介紹一下a-Si TFT和LTPS TFT兩種技術的特點,好讓大家更好地了解IGZO的意義。傳統的a-Si TFT(非晶硅)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技術,覆蓋大部分手機、平板、筆記本的屏幕和幾乎所有的液晶電視屏幕。而LTPS TFT技術則應用在中小尺寸的高精度液晶面板上(比如HTC One X就應該使用了這一技術),ppi最高可實現500以上,其電子遷移率大約是a-Si TFT的100倍。
IGZO TFT主要的優點集中在小型化、高精度、低耗電等方面,其電子遷移率大約是a-Si TFT的20~50倍,比LTPS TFT略低,不過LTPS TFT有一個復雜的再結晶過程,因此IGZO對生產線改造難度和制造成本都更低,對于擁有多條面板線的夏普來說只需要較小的改動就可以生產IGZO屏幕,在原本制造大面板的生產線上生產中小尺寸面板將帶來更大的量產。
IGZO TFT的優勢
IGZO TFT與大尺寸電視面板使用的a-Si TFT相比可提高TFT的自身性能。但又和低溫多晶硅(LTPS)TFT不同,無需通過照射激光使半導體層結晶,因此具有可輕松加大玻璃基板尺寸的特點。相比傳統的a-Si(非晶硅)TFT,IGZO在性能上主要有3大優勢,分別是高精度、低功耗與高觸控性能,主要的供貨目標是平板電腦、超級本這些產品。
面板高精度
由于IGZO的電子遷移率大約是a-Si TFT的20~50倍,提高了背光的利用率,因上此在分辨率上可以實現普通TFT屏幕的2倍以上,因為采用柵源極布線的細線化技術,驅動組件達到原來的1/4,保持了原有的透光率。
低功耗
IGZO TFT與a-Si TFT、LTPS TFT相比漏電流只有不到1pA。驅動頻率由原來的30-50Hz減少到了2-5Hz,雖然減少了TFT的驅動次數,也可以維持液晶分子的配向不影響畫面,所以可以達到原來液晶面板1/5-1/10耗電量(不包括背光組件)。
提高觸摸性能
IGZO TFT與電容型觸摸面板組合時,還可提高觸摸檢測靈敏度。這是由于,在TFT驅動休止時仍然會檢測觸摸,此時抑制了TFT驅動產生的噪聲影響,提高了觸摸精度。即使不使用專用產品,也能夠實現像筆輸入等高精度的觸摸體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