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V(網絡電視)系統開放技術的介紹
系統開放是實現IPTV產業良性發展的基礎,本文首先介紹了IPTV業務系統標準化的背景情況及所處的困境,在此基礎上從運營商角度提出了IPTV開放系統的整體架構和關鍵接口,隨后詳細介紹了如何開放IPTV機頂盒與平臺之間的接口。最后本文還介紹了中國電信在IPTV系統標準化開放工作方面的進展情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65561.htm1、引言
IPTV業務將具有最廣泛受眾的電視機作為顯示終端,融合了Cable網和IP網的業務特點,為用戶提供廣播電視、視頻點播、電視回看以及信息瀏覽、互動游戲等互動性多媒體服務,因此被認為是三重播放(Triple-Play)的體現。IPTV在帶給用戶全新電視體驗的同時,帶動的是一個產業的發展,被業界認為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目前,中國電信等固網運營商通過與持有IPTV運營牌照的上海文廣傳媒集團等內容提供商合作,積極探索著IPTV業務的運營模式,并通過業務的小范圍商用,努力挖掘用戶需求,開發針對性的業務和內容,摸索三重播放業務對傳統電信運營商業務流程的挑戰。但是,由于IPTV業務監管以及產業鏈成熟度等各種原因,IPTV業務目前在中國尚處于發展初期。如果IPTV業務要規模發展,必須首先打破IPTV端到端系統的封閉性,當前IPTV平臺的不開放、非標準化已經成為影響IPTV業務規模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雖然信息產業部、中國電信等都積極地推動著IPTV端到端系統的標準化,并制訂了系列的IPTV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但IPTV系統提供商出于各種因素的考慮,目前并沒有提供標準化的開放平臺,這導致運營商在發展IPTV業務時,存在著以下的問題:
●不同廠商的機頂盒與IPTV平臺之間不能互通,機頂盒產品成熟度不高,機頂盒生產難以形成規模化效應和競爭態勢,使得IPTV銷售成本居高不下;
●由于IPTV平臺的不開放和非標準化,使得基于IPTV平臺的增值業務開發難度大、速度慢,不利于滿足用戶需求的各類IPTV增值業務的快速引入,造成同樣的增值業務不能在全國范圍的不同省內進行復制和移植;
●IPTV平臺的封閉性,也導致運營商難以引入各種類型、各種檔次的IPTV終端,難以有效地開展針對不同用戶群的營銷活動;
●由于通信協議的私有性,不利于運營商在運維方面部署統一的IPTV質量監測系統,難以對IPTV端到端的業務質量進行監測;
●由于IPTV系統的封閉性和非標準化,還造成了多家廠商的系統之間不能進行互聯互通,同時流媒體服務、存儲等系統資源也無法共享,增加了系統建設成本,業務管理非常不便。
因此,為了IPTV業務的長期有序發展,迫切需要建立開放的IPTV系統,使不同的IPTV業務平臺和終端能夠實現互聯互通,方便運營商快速引入和部署增值業務。本文從運營商角度詳細描述了IPTV系統開發的體系架構、關鍵接口等技術,并介紹了中國電信在IPTV系統開放方面工作的進展情況和未來規劃。
2、IPTV系統開放架構及接口
從系統開放的完整性及未來業務發展的思路考慮,開放的IPTV體系架構及相關接口如圖1所示。本文為了描述方便,對每個接口分別進行了標注。
圖1 開放的IPTV體系架構及接口
從圖1中可以看出,IPTV標準化體系架構可以分為機頂盒、IPTV業務管理系統、基本業務能力系統、增值業務系統、內容管理平臺、運營支撐系統等獨立模塊,各模塊之間共涉及了8個接口,各接口的功能分別如下所述。
A:機頂盒與業務管理系統之間的接入認證接口,用于開機接入認證以及業務的初始化和導航。該接口是所有接口中與業務相關的最基本接口,也是運營商進行IPTV業務控制的關鍵接口,主要由運營商根據自己的業務需求進行定義。
B:機頂盒與EPG服務及流媒體業務能力系統之間的接口,用于提供基于瀏覽器實現的業務能力,也是IPTV業務流之間實現互聯互通的關鍵接口。
C:機頂盒與C/S增值業務能力系統之間的接口,用于提供基于客戶端實現的業務能力。由于增值業務是運營商實現與數字電視差異化的主要內容,因此標準化的C接口能夠有助于運營商快速引入增值業務,對運營商有重要意義。
D:進行機頂盒管理的接口,用于提供終端配置、終端監控、終端升級等管理能力。由于機頂盒是用戶使用所有業務的載體,并且機頂盒的數量巨大,運維成本高,因此提供靈活和強大的機頂盒管理功能,對于機頂盒的運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E:基本業務能力、增值業務能力系統與業務管理系統的接口,主要實現用戶身份識別及業務鑒權。由于該接口是平臺側的接口,和不同的業務類型相關。
F:運營支撐系統與業務管理系統的接口,主要用于用戶開、銷戶等信息的傳遞,賬務信息提交等。由于IPTV是電信業務中的一種,因此該接口主要沿用現有技術。
G:內容管理平臺與業務管理系統之間的接口,主要用于服務信息發布、業務分成信息傳遞。
H:內容管理平臺與業務能力系統之間的接口,用于業務內容的發布,包括節目源及元數據。
如上所述,在以上接口中,A、B兩個接口作為機頂盒與平臺之間的主要接口,是開放化工作中首先需要重點實現的接口。C接口是根據業務發展的需求而產生的。在IPTV的增值業務中,為了提升業務的交互體驗和加強業務控制力,SP會提供許多基于Java實現的業務,較為常見的就是游戲類業務,為了和瀏覽器業務相區別,稱之為C/S業務。C接口就是實現相關客戶端調用和控制的接口。D接口是一個管理接口,此接口的實現是希望對不同廠商、不同功能的終端進行統一管理。如果將機頂盒也作為一個系統設備的話,那就可以類似地把D接口想象成一個網管的接口,D接口可參照TR069協議標準的擴展來實現。E接口是業務鑒權接口,用于判斷用戶是否具有訪問當前業務能力的權限,如果系統架構中需要建立統一的業務管理平臺來提供業務的綜合管理,則需要針對所有的業務能力系統統一此接口。F接口主要和運營商的運營支撐系統有關,關系到業務的開通、用戶和業務數據的導入,考慮到IPTV平臺是分省建設的、如果能夠定義并實現此接口的統一,則IPTV系統就具有了全國的通用性,而不再需要進行業務開通流程的本地化。G、H都是內容管理平臺相關的接口,考慮到IPTV中內容的管理和監控要求,建立獨立的內容管理平臺是必須的,因此G、H就是內容管理平臺的發布接口,其中G接口用于服務包及計費信息的發布,而H接口用于業務內容的發布。C、E、G、H是業務實現相關的接口,將作為IPTV系統開放的第二階段需求進行實現。而D、F接口是業務運營的需求,相對可以暫緩實現,將在未來IPTV系統開放工作中,進行詳細定義和實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