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移動多Sink無線傳感器網絡監測系統
摘要:軍事防御、災害監測與救援等危險/惡劣環境監測是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典型應用。在此面向危險/惡劣環境監測需求,設計并構建移動多Sink無線傳感器網絡監測系統,實現環境信息感知、便攜式移動指揮、事件定位、移動用戶生理監護、多模態(語音、圖像、文字等)交互等功能。實驗測試結果表明,當網絡中存在2個移動Sink節點時,網絡平均延時小于100 ms,網絡丟包率小于6%,可滿足網絡實時性要求不高的應用。
關鍵詞:危險/惡劣環境;移動多Sink;無線傳感器網絡;監測環境
0 引言
無線傳感器網絡由大量高密度布設的廉價微型傳感器節點組成,這些節點具有信息采集、數據處理和無線通信等多種功能,通過無線通信形成一個多跳的自組織分布式網絡系統,可根據環境信息自主完成指定任務。面向軍事防御、災害監測與救援等危險/惡劣環境的事件監測應用,大多具有監測面積較大、缺乏必要的通信基礎設施等特點,可充分發揮無線傳感器網絡規模大、隨機分布、自組網等特點,是無線傳感器網絡最典型的應用之一。在這類應用中,事件監測者(人或者智能平臺)不僅參與管理而且也參與組網,成為了網絡中的移動Sink節點。因此,本文設計并構建了移動多Sink無線傳感器網絡監測系統,實現環境監測、事件定位等功能。
1 應用背景
無線傳感器網絡概念源于對一些人工無法到達或者不便到達的危險/惡劣環境的監測需求,例如:軍事應用、特殊環境監測(如:災害現場、野生動物)等。在這類典型應用場合中,監測網絡大多采用隨機布設的方式,特定監測事件發生的地點是其關注的重點之一。軍事防御、災害現場監測兩類典型的應用需求分析如下:
1.1 軍事防御
現代戰爭中,重要軍事設施往往成為敵方攻擊的重要目標,利用直接感官進行防御已經無法應對日益豐富、隱蔽的進攻手段,需要集成各種環境監測傳感器、語音、視頻等多模態監控信息,擴大防御單兵乃至指揮系統的感知范圍,增強協同防御能力,快速定位特定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提升防御系統監測、指揮能力。
1.2 災害現場監測
近年來我國災害頻繁(特別是礦難事件),災害監測與救援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災害現場往往環境復雜,傳統的通信技術難以使用,需要集成各種環境傳感器、語音、視頻等多模態監控信息,延伸救援人員的感知范圍,增強救援人員的協作能力,提升災害應急指揮能力。
2 系統架構
系統網絡結構分為現場監測局域網絡和遠程監測網絡兩部分?,F場監測局域網絡由骨干網與接入網兩級網絡結構組成,如圖1所示。骨干網由移動Sink節點組成,負責將接入網中的節點信息中轉至網關節點,并由網關節點實現信息遠傳。骨干網中直接采用無線MESH技術進行組網(用于傳輸視頻、音頻等數據量較大的信息)。接入網分為若干子網,每個接入子網是以骨干網中的移動Sink節點為中心,若干環境感知傳感器節點組成的局域網。由于系統需要通過無線傳感器網絡傳輸靜止的傳感器節點采集的環境信息,同時又需要傳輸移動節點的信息。因而,接入網是一種固定節點與移動節點相混合網絡的拓撲結構。在傳統的基于樹狀網絡拓撲結構中,Sink節點的移動會造成數據鏈路最后一跳出現中斷,需要重新建立路由樹。但是頻繁地重新建立路由樹,不僅網絡能耗代價比較大,而且大量的洪泛消息還容易造成網絡風暴,阻礙正常的數據傳輸。針對這一特點,在系統中設計了基于局部路由維護策略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路由算法,以降低系統重建路由樹時的開銷,減少洪泛消息次數,延長網絡壽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