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基于PI參數優化的風電系統變流器的研究

基于PI參數優化的風電系統變流器的研究

作者: 時間:2011-12-06 來源:網絡 收藏

3.2 網側控制策略
 對電網的控制目標有兩個:(1)保持恒定的直流電壓;(2)單位功率因數并網。為了實現上述控制目標,網側控制策略為外環直流電壓和無功電流iq的給定值,內環為電流環的雙閉環控制策略。網側輸入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分別為:

 各電流、電壓的輸出值與指令值作差,通過調節后,在經過旋轉地兩相坐標變成靜止的兩相坐標,進入SVPWM形成各自的PWM控制信號。由于采用了SVPWM提高了直流電壓的利用率。
4 仿真和實驗結果
 利用前述的電壓型背靠背的數學模型和機側、網側的控制策略,很容易建立仿真模型,仿真模塊主要有風力機和主回路負載模塊、機側控制模塊、網側控制模塊、電壓電流采樣模塊、坐標變換模塊、電壓電流調節模塊和PWM波發生模塊。
 在交直交變頻器運行時,由于給定直流母線電壓為400 V,從圖2可以看出,在風速變化時,電壓都基本上能較好地穩定在400 V,保持了直流連接電壓為恒定值。由于采用了直流電壓調節,克服負載擾動,實現了穩態無靜差,響應速度快。圖3為機側三相交流電流波形,機側三相交流電流基本上是正弦波。圖4為機側dq軸電流波形,可以看出機側id基本維持在零附近,從而驗證了id=0的控制策略,而iq隨指令值的變化而變化。圖5為網側dq軸電流波形,網側iq基本為零,從而驗證了iq=0的控制策略,而id隨指令值的變化而變化。圖6為網側a相電壓電流波形,可以看出電壓與電流頻率為50 Hz,與電網頻率完全同步,且它們的相位正好相差180°,且電流為正弦波形,由此可以得出向電網輸送功率,實現了單位功率因數。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61350.htm

 在仿真的基礎上,對的控制進行了實驗驗證。發電機三相交流電源經濾波電感送到整流器的三相橋臂,整流器的直流輸出就是逆變器的直流側輸入電源,逆變器的交流側直接接入電網,光電編碼器實時檢測永磁同步電機的轉速。整流器和逆變器分別由DSP芯片TMS320F2S12(1)與TMS320F2812(2)控制,電壓、電流傳感器測出所需各部分的電壓、電流值,送入DSP芯片,實現系統的控制策略。用兩臺上位機分別與兩塊DSP芯片進行通信,主要控制系統的啟、停、監控,負責實時數據的接收、顯示等任務,它是人機交互的中介。
 采用主電路和控制策略進行實驗,實驗設置如下:直流電容C為470×10-6 F,直流母線電壓參考值設置為400 V,網側電感L0=4.8×10-3 H,電阻R0=0.5 ?贅,機側電感L=0.6×10-6 H。三相交流輸入電壓為100 V,采樣頻率f=2.5 kHz,由此得出的直流母線實驗波形和仿真的直流母線電壓的波形一致。而電網側a相電壓與逆變器a相電流波形也一致,都是反相,這就證明了系統運行單位功率因數,通過諧波電流分析電流THD為4.1%。
 本文采用電壓源型背靠背變流器結構,仿真和實驗結果表明,采用雙PWM控制策略和的PI能夠很好地控制網側和機側電流,同時有效地控制直流母線電壓,使得輸出電壓紋波小、響應速度快。實驗也表明控制策略和控制電路正確有效,能實現能量的雙向傳遞,因此可運用于兆瓦級變頻器的變流器控制
參考文獻
[1] 溫春雪,張利宏,李建林,等.三電平PWM整流器用于直驅風力發電系統[J].高電壓技術,2008(4):191-195.
[2] 張子皿.直驅型風力發電系統變流控制技術的[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0.
[3] 梁英.風力發電系統中變流技術的研究[D].湖南:湖南大學,2009.
[4] 李正軍.計算機控制系統[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5] 張雪群,曾岳南,梁錦澤.高功率因數PWM整流器PI調節器的仿真研究[J].計算機仿真,2008,25(1).
[6] 李建林,許洪華.風力發電中的電力電子變流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