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傳感器性能分析
傳感器主要是將采集到的壓力、溫濕度、流量、振動等物理量轉化成電信號,送給控制系統。控制系統對接收到的傳感器數據進行識別、顯示和執行控制。現在,隨著8位MCU的出現,使得將固定的中央硬件替換成可執行特殊任務的微控制器成為可能,這樣帶來了智能傳感器的發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61234.htm采用微處理器的智能傳感器應同時具有信號融合能力、信號容錯能力和分布式處理能力,下面對這些能力進行簡要介紹:
信號融合能力:現在很多系統需要檢測的傳感器信號不只一個,這就需要更為先進的方法對數據進行處理,將更強大的智能嵌入到各個傳感器接口當中。運用微處理器,可以同時處理來自多個傳感器的不同信號。由于每個信號都有各自的特性,需要透過不同的后制提取出有用的信息,這中間的數據量和運算量將變得很大,需要微處理器具備信號融合的能力
信號容錯能力:處理器要檢測傳感器的信號,判斷哪些信號是錯誤信號。當檢測出錯誤信號的時候,處理器應當完全關閉系統或者切換到備份的傳感器上面檢測。這個過程需要處理器有很強的運算能力和更大的內存,對算法也有更高的要求。
分布式處理能力:傳感器在很多場合應用中,不是集中在一塊,而分散在各個不同的角落。對于這種情況,采用集中控制不是一個最佳的方法,很多時候根本不能用。這個時候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將處理能力接近多個傳感器的位置,甚至可以將處理能力集成到傳感器的微處理器上面,這也減輕了中央處理器的負荷和數據存儲量。
智能傳感器將集成檢測信號和處理信號的能力,減小了傳感器信號在傳輸過程中的丟失,數據就近得到處理,系統變得更加的智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