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技術及其軍事應用
物聯網與前幾年美軍提出的網絡中心戰可以說一脈相承,具有諸多相似之處。它們均可分為三層,相互對應。表1所列是物聯網與網絡中心戰的技術架構對照表。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59478.htm
1.3 軍事物聯網的概念
在軍事上,物聯網被稱作是“一座未探明儲量的金礦”,它能夠有力拓展未來作戰的時域、空域和頻域,并推動戰爭形態、作戰理論及作戰樣式的一系列革命。
用于軍事領域的物聯網稱為軍事物聯網(Military Internet of Things,MIOT)。它是指把軍事實物通過各種軍事信息傳感系統,與軍事信息網絡連接起來,進行軍事信息交換和通信,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從概念上講,軍事物聯網從屬于網絡,它聯結的是軍事領域物與物、物與人、人與人的各種軍事要素。每個軍事要素(如單兵、武器裝備和相關物資)都是一個網絡節點,具有感知、定位、跟蹤、識別,靜態圖像與動態視頻傳輸以及智能管理和控制等功能,是實現人與信息化武器裝備、設備、設施最佳結合的重要支撐手段。
2 軍事物聯網的應用
軍事物聯網在戰場上的應用,可以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的越南戰爭,美軍使用無人值守的震動傳感器“熱帶樹”監聽“胡志明小道”上來往的車輛。當人員、車輛等目標在其附近行進時,“熱帶樹”便能探測到目標產生的震動和聲響信息,并立即將數據通過無線電發給指揮中心。指揮管理中心對信息數據進行處理后,得到行進人員、車輛的位置、規模和行進方向等信息,然后指揮空中戰機實施轟炸,取得了很好的戰果。軍事物聯網可以成倍地提高武器裝備的效能,在更高層次上實現戰場感知的精確化、敏捷化和智能化,成為武器裝備的生命線。但至今,還沒有關于軍事物聯網大規模應用的相關報道。
現在對軍事物聯網應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使用物聯網技術來提高物流效率。事實上,人們所關注的價值不僅僅是軍事物聯網的發展和進步,更重要的是其強大的應用背景。軍事物聯網在現代戰場上有著廣泛的應用,既可用于戰場感知,又能用于智能控制、智能管理,還可用于精確保障等。
戰場戰術感知系統,通常采用無人飛機或火炮拋擲方式,向敵方重點目標地域布撒聲、光、電磁、震動、加速度等微型綜合傳感器,近距離偵察感知目標地區的作戰地形、敵軍部署、裝備特性及部隊活動行蹤和動向等:并可與衛星、飛機、艦艇上的各類傳感器有機融合,形成全方位、全頻譜、全時域的全維偵察監視預警體系,從而提供準確的目標定位與效果評估。
“裝備卡”識別系統,是在各類軍用車輛、車載武器平臺及飛機、艦船等加裝單項或綜合傳感器,實現對軍用車輛和武器平臺的定位、分布與聚集地、運動狀態、使用壽命周期等實現狀態感知;對武器裝備完好率、保養情況等實現狀態感知;對聯合作戰信息系統,實現宏觀監控與管理。
讀寫電子信息標簽系統是通常在各類軍用物資上附加統一的相關信息電子標簽,通過讀寫器自動識別和定位分類,來實施快速收發作業,并實現從生產線、倉庫到散兵線的全程動態監控;在物流系統中,利用射頻識別與衛星定位技術,可以完成重要物資的定位、尋找、管理和高效作業。
單兵電子生命監測系統,通常采用先進的RFID、無線通信等技術來有效實現生命體征的動態監測和衛勤伴隨保障,從而有針對性地做好應急救援準備,精確調度衛勤力量與資源,全面提升衛勤保障能力。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