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功補償自控方案在電力設計中的應用比較
控制程序流程如圖5所示。采用模塊化、結構化設計,層次分明,結構清楚。檢測模塊隨時采集用電系統的相角信息,隨后與給定參數進行比較,如不滿足要求,及時投入或切除補償電容器,保證用電系統的功率因數滿足設定要求。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59379.htm
圖6所示是西門子S7—200PLC在無功補償系統中的應用方案。系統利用PLC內部的時鐘日歷可實現自動實時投切,當檢測電路或模擬單元發生故障時,可按照實時時間自動投切。當檢測、設定、過壓保護線路故障時,可通過軟件編程來避免系統誤動作,防止故障擴大。當系統故障或PLC故障時,軟件仍能保證系統停止輸出,避免誤動作。
3 無功補償自控方案比較
通過上述分析可看出,傳統電子式自動補償控制方案,響應速度慢、線路復雜,可靠性差。基于單片機控制技術的無功補償自控方案抗干擾能力較差,在中、高壓無功補償領域的可靠性不易保證。此外,電壓等級越高的變電站其輻射范圍、故障的波及面越大。而基于PLC控制技術的無功自動補償方案具有組態方便、便于擴展、可靠性高、抗干擾能力強、線路簡單以及安裝維修方便等優點,是電力系統設計及成套無功補償裝置首選方案。
4 結束語
選擇最優化的無功補償方案對提高功率因數、降低線損率、減少設計容量、減少建設投資意義重大,其直接影響著供、用電企業的經濟效益。文中用比較法,抓住電力無功補償設計的先進性、可靠性、安全性、經濟性等關鍵技術指標,系統地研究了電力無功補償典型技術方案實施過程,以期為電力設計及工程技術人員提供技術支持和幫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