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的發展與應用研究
摘要: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網絡應用內容形式的多樣化,人們對電信網絡的業務服務與應用要求不斷增加。對業務品質和服務形式的不斷提升,促成了智能網的出現及發展。介紹了智能網的組成體系及概念模型,分析并研究了智能網的產生、發展、業務應用及今后的發展趨勢,揭示了智能網廣闊的發展應用前景。
關鍵詞:智能網;概念模型;業務建設;智能業務
1 引言
隨著人們對信息需求的不斷增長,使得傳統的通信網很難滿足需求,這一趨勢推動通信網向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傳統的方法是每提供一種新業務,網上的所有交換機增加一塊軟件,成本高,可靠性差,不利于維護,而且耗時長。智能網技術克服了這些缺點,采用交換與業務分離的思想,實行集中業務控制,對業務的適應性強,生成業務的周期短,同時其規范性又使各廠商更容易互通,這一切使得其在世界各地獲得廣泛應用。
2 智能網概述
20世紀80年代初,ATT公司就采用集中數據庫方式提供800號(被叫付費)業務和電話記賬卡業務,這是智能網的雛形。1984年,美國首先提出了智能網的概念,但是在其定義中并未提及人們通常理解的“智能”的含義,它僅僅被描述為一種以提高通信網開發業務能力為目的的“業務網”。但“智能網”的初露端倪足以受到世界上各國電信部門的關注。1988年,國際電信聯盟(ITU)將其列為研究課題。1992年,。ITU-T正式將其定義為“在現有交換與傳輸的基礎網絡結構上,為快速、方便、經濟地提供電信新業務(或稱增值業務)而設置的一種附加網絡結構。”其核心是如何高效地向用戶提供各種新的業務,使得新業務的開發周期較之傳統業務短,這意味著可大幅縮減開發投資;業務提前向用戶開放,又會及早地收回資金,提高網絡的利用率。增強網絡的智能性。這是智能網能夠迅速發展的源動力。同時。由于智能網技術有標準模型約束。系統的實現可獨立于將要生成的新業務,且有標準通信協議支持產品的互聯,從而為快速提供新業務創造了基礎條件。
2.1 智能網的組成
智能網是疊加在電話交換網上的非獨立存在的網。智能網和交換網依靠公共信道信令系統密切聯系。智能網以計算機和數據庫為核心,其主要組成部分有:①業務交換點(SSP-Service Switch Point)它是用戶進入智能網的接入點,它是一個交換機,用來識別用戶對智能網的呼叫,把用戶的請求傳送給業務控制點。②業務控制點(sCP-Service ControlPoint)是智能網的中心,通常是由大、中型計算機和大型數據庫組成,完成各種智能業務的實現。它接受SSP送來的信息,向數據庫查詢并向SSP發出處理的信令。③業務數據點SDP-Service Data Point)存放業務的邏輯數據。④業務管理點(SMP-Service Manage Point)負責業務邏輯、業務數據、用戶數據以及網絡管理。⑤業務創建環境(SCE-ServiceCreate Environment)負責業務的創建、驗證和測試。⑥智能網網管維護終端(SMAF-Service Manage Access Function)實現和SMP的人機命令操作。⑦媒體資源中心(IP-IntelligentPeripheral)可實現錄音通知管理、語音合成、會議橋接等功能。智能網的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2.2 智能網的概念模型
智能網概念模型本身并非一個系統,只是設計和描述智能網絡體系的一個框架。它是從業務上的定義。業務邏輯的生成、業務的不同功能實體/物理實體的實現以及功能實體/物理實體之間的通信等,將概念模型分為4個平面:業務平面、整體功能平面、分布功能平面和物理平面。智能網各個階段是根據提供的業務劃分,即根據業務平面所定義的業務及業務特征確定其他平面要實現和支持這些業務應具有的能力。
ITU-T定義了分層的智能網概念模型,用來設計和描述智能網的體系結構。智能網概念模型如圖2所示。其中,SF表示業務屬性;BCP表示基本呼叫處理;SIB表示業務無關構筑塊;FE表示功能實體;FEA表示功能實體動作;FE表示物理實體;POI表示起始點;POR表示返回點;IF表示信息流。
3 智能網的發展歷程
隨著ITU-T對智能網各個階段標準的制定,世界許多國家都開始實施和建設智能網,并積極投入商業服務。據統計,目前全世界已有許多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智能網,并在此基礎上開放了一系列智能網業務,由于這些業務能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的服務,以及可以靈活、快捷、有效地滿足用戶各個方面的需求,所以一經推出,便受到用戶的青睞。
如果把1984年以前的全球市場看作是智能網的實驗測試和開發階段,那么1985年可以說是智能網從實驗室走向現場配置的一年,而1986年后則是智能網在全世界全面走向商用的階段。現在歐、美的許多電信運營公司在市場已有足夠多的IN業務并開始從這些業務提供中獲益。以美國為例,IN業務的收入每年都以10%以上的速度增加,其他國家開辦的IN業務也都為電信運營公司帶來了巨額收益。據國外一項市場調查表明,VPN和電話卡業務在過去的兩年里發展最快,而被叫集中付費仍是最廣泛配置的業務。已經提供智能網業務的國家,各國的業務發展狀況也不相同。例如美國目前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完善的智能網,所提供的IN業務種類繁多,遠不止CS-1中規定的25種,其中主要有:800業務,900業務,電話卡業務等。而歐洲國家主要開展VPN業務,附加費率業務等。中國自1995年開始智能網建設,各運營商已建成自己的全國骨干有線智能網,天津、山東、鄭州等已建成本地智能網。開放的業務主要有:300業務、800業務、校園卡業務、廣告業務、代付費業務等。目前隨著GSM網絡的迅猛發展,移動智能網的建設也已經在1999年初步展開。
4 智能網的應用領域
智能網的建設包括業務和網絡兩部分,其中,業務建設是智能網建設的關鍵。智能網的應用包括固定智能網業務、移動智能網業務和綜合智能網業務3大部分。
固定智能網業務包括被叫集中付費、自動記賬卡、大眾呼叫及廣告電話業務等;移動智能網業務(主要指GSM與CDMA移動智能網)包括預付費、移動虛擬專用網業務與分時分區等;綜合智能網系統能同時支持INAP、CAMEL和WIN規范,提供的智能業務可以覆蓋固定電話網、GSM網和CDMA網,使得3種網絡中的用戶如同在同一個網絡中使用智能業務。目前,中國電信已標準化的業務主要有7種:
(1)被叫集中付費AFP (800)AFP(Advanced Ftee Phone Service)的優勢在于計費性能。是一種被叫付費的計費方式。較適合商用,有利于商業用戶的業務推銷和聯絡。其另一優點是商家可以享受資費折扣優惠,這對電信部門、商家和用戶都有好處,是一種很有發展前景的智能業務。
(2)虛擬專用網業務VPN(600) VPN(Virtual PrivateNetwork)是一種利用公用電信網資源,通過程控網絡節點中的軟件控制向大型企業的用戶提供非永久的專用網絡業務。它有效的避免了重復投資和復雜的網絡維護,可使用戶管理自己的網絡。運行部門通過這種業務充分利用了已建的網絡資源,而對用戶方也實現了快速的業務應用。
(3)大眾呼叫MAS MAS(MassCalling)類似于熱線主要優勢在于能有效防止在瞬時大話務量時出現的網絡阻塞現象。是一種適合于廣播、電視等新聞界對聽眾、觀眾開放的業務。
(4)廣域集中用戶交換機WAC WAC(Wide Area Cen-trex)把分布在不同交換局的“集中用戶交換機”和單機用戶組成一個虛擬的專用網絡,通過廣域集中用戶交換機,使資源在專用和公用網絡之間自由分配,集團用戶可以從設備維護中解放出來,設備直接連接到公共電話網的終端。該業務比較適合地理位置分散的用戶。
(5)自動電話記賬卡業務ACCS(300)ACCS(Automatic Calling Card Service)允許用戶持卡在任何一部電話機(包括長途有權和長途無權的話機)上撥打長途電話和國際電話.而將電話費用計在自己的卡上,與所使用的話機無關,這種業務比較適合外出的用戶。
(6)通用個人通信UPT(700) UPT(Universal Personal Telecommunication)讓用戶使用一個唯一的個人通信號碼,可以接入任何一個網絡并能夠跨越多個網絡通信。其本質是一種移動業務,用戶可通過唯一的、獨立于網絡的個人號碼接收任意呼叫,可跨越多重網絡,在任意的“網絡一用戶”接口接入。這種業務方便了流動人員的通信。
(7)電子投票VOT(181)VOT(Televoting)向社會提供了一種征詢意見或民意測驗服務。用戶撥打一個號碼表示意見,系統將登記和記數此電話,同時,用戶收到一個確認的錄音通知。網絡對每個投票號碼的呼叫次數和用戶意見信息進行統計,業務用戶可隨時通過終端和雙音多頻話機查詢自己業務的統計信息。這些特殊的投票號碼可重新再分配,而且對這些號碼的呼叫可以按照不同的費率計費。
5 智能網的發展趨勢
目前,智能網標準的制訂還只是針對不同的網絡,應該相應地提出智能網與之綜合的體系結構、研究方法。隨著智能網標準的不斷發展,人們自然會構想最終的IN結構。研究最終IN體系結構是IN的一項重大課題。對最終IN體系結構的研究是為了適應當前技術的飛速發展,用戶對業務需要的快速增長,各種業務的網間互聯以及通信市場中的競爭機制。為此,需要提出一種靈活的、能夠適應最新技術發展、滿足各種業務要求的通信網控制和管理模式。最終,IN體系結構應采用面向對象技術(OOT)和開放分布處理(ODP)環境。智能網的最終發展目標是將逐步擴展到數據通信、移動通信和寬帶通信領域,且與電信管理網(TMN)、電信信息網絡體系結構(TINA)相融合,以形成一種更靈活、適應更新技術發展的通信系統。
智能網是一個能夠快速靈活地提供、生成和管理新業務的體系。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已經被廣泛使用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智能網作為一種相對成熟的技術,引入了越來越多的增值業務,加速了人類社會向信息化社會的演進。智能網作為一個體系和概念,仍將會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有理由相信,智能網的業務將更加豐富,市場將更加廣闊,前途將更加光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