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osII的網絡傳真機圖像傳輸系統設計
引言
網絡傳真機是將待傳真的圖、文稿件等自動掃描成圖像文件,然后通過網絡傳真協議將數據文件發到網絡傳真服務器中,經服務器轉發到目標網絡傳真機或者普通傳真機的設備。傳真圖、文稿件數據經網絡傳真機掃描構件CIS(Contact Image Sensor)掃描成點陣數據,經過MH(Modified Huffman)編碼模塊編碼成MH碼字,最后通過圖像傳輸系統進行傳輸。本文設計的網絡傳真圖像傳輸系統可以將傳真數據通過Inte-rnet網絡發送到目標端,不但速度快,而且可以有效地節省網絡費用。
1 網絡傳真機接入網絡
網絡傳真機通過圖1所示的方式接入到網絡中。網絡傳真機通過網絡傳真服務器進行轉發,通信協議是非實時傳真標準協議,根據目標傳真機是網絡傳真機還是普通傳真機,選擇對應的Internet網絡、PSTN網絡進行推送。接入PSTN網絡和目標傳真機通過T30協議進行通信。通過Internet發送,傳輸的數據文件格式是Tiff,服務器會判斷該傳真是發往普通傳真機還是網絡傳真機。如果發往普通傳真機,服務器會解析Tiff文件并將解析出的傳真編碼數據發往普通傳真機;如果發往網絡傳真機,則將該Tiff文件放到用戶目錄中,等待網絡傳真機自動或者手動收取。
2 網絡傳真圖像傳輸系統設計
網絡圖像傳輸過程如圖2所示。在發送網絡傳真時,傳真數據被封裝成Tiff文件進行發送。發送過程是:通過掃描設備獲得像素點數據,經MH編碼模塊編碼成MH碼字,由封裝Tiff文件模塊封裝成Tiff文件,啟動網絡發送模塊進行發送。接收過程是:通過網絡接收一個Tiff文件,提取附件并取出Tiff文件進行Tiff文件解析,然后經MH解碼和打印模塊進行MH解碼和發送打印時序,最后由TPH(Themal Print Head)打印設備完成打印輸出。
Tiff文件的構造和解析是本系統設計的難點。Tiff文件是由許多標簽組成的,分為文件頭和IFD(Image File Header)兩部分。一個IFD中存儲一幅圖像的信息,IFD可以由許多標簽組成。一個Tiff文件的格式如圖3所示。具體的每個標簽的含義參考RFC 2301(File Format for Internet Fax)文檔、Tiff 6.0 Specification文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