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igBee技術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的設計
摘要:文中基于ZigBee技術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的設計,分析了ZigBee技術的優點,并將ZigBee技術與無線傳感技術結合起來,詳細介紹了傳感器節點的硬件基本組成及設計。經驗證,該設計方法簡單可靠,功耗小,成本低,適合低速率的傳輸,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ZigBee;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CC2430
0 引言
目前發展較成熟的幾大無線通信技術,往往比較復雜,不但耗費較多資源,成本也較高,不適于短距離無線通信。ZigBee技術的出現就彌補了低成本、低功耗和低速率無線通信市場的空缺,大大減少資源的浪費,且有很大的發展前景。
ZigBee技術是在IEEE 802.15.4協議標準的基礎上擴展起來的,是一種短距離、低功耗、低傳輸速率的無線通信技術。該技術主要針對低速率傳感器網絡而提出,能夠滿足小型化、低成本設備的無線聯網要求,可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和日常生活中。
ZigBee無線網絡根據應用的需要可以組織成星型網絡、網狀網絡和簇狀網絡三中拓撲結構。ZigBee網絡有兩種類型的多點接入機制。在沒有使能信標的網絡中,只要信道是空閑的,任何時候都允許所有節點發送。在使能信標的網絡中,僅允許節點在預定義的時隙內進行發送。協調器會定期以一個標知為信標幀的超級幀開始發送,并且希望網絡中的所有節點與此幀同步。在這個超級幀中為每個節點分配了一個特定的時隙,在該時隙內允許節點發送和接收數據。超級幀可能還含有一個公共時隙,在此時隙內所有節點競爭接入信道。
1 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硬件設計
本文采用集成MCU+射頻收發模塊的SOC設計方式,這種組合方式的兼容性與芯片之間的數據傳輸可靠性強,而且能實現節點的更微小化和極低的功耗。
1.1 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組成
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一般由傳感器模塊、處理器模塊、無線通信模塊和電源管理模塊組成,如圖1所示。數據采集單元用來采集區域的信息并完成數據轉換,采集的信息包含溫度、濕度、光強度、加速度及大氣壓力等;數據處理單元控制整個節點的處理操作、路由協議、同步定位、功耗管理和任務管理等;數據傳輸單元用于與其他節點進行無線通信、交換控制消息及收發采集數據;電源管理單元選通所用到的傳感器。
1.2 CC2430模塊
本文采用CC2430芯片為核心來設計傳感器節點。CC2430芯片是挪威Chipcon公司推出的符合IEEE802.15.4標準ZigBee協議的Soc解決方案。適合于各種ZigBee的無線網絡節點,包括調諧器、路由器和終端設備。CC2430模塊采用0.18 um CMOSSE藝生產,工作時的電流損耗為27 mA;在接收和發射模式下,電流損耗分別低于27 mA或者25 mA。CC2430的休眠模式和轉換到主動模式的超短時間的特性,特別適合那些要求電池壽命長的應用。
CC2430有兩個串行通信接口USART0和USART1。兩個串口既可以工作于UART(異步通信)模式,也可工作于SPI(同步通信)方式,模式的選擇由串口控制/狀態寄存器的UOCSR.MODE決定。
UART模式的操作具有下列特點:8位或9位數據;奇校驗、偶校驗或無奇偶校驗;配置起始位和停止位電平;配置LSB(低有效位)或者MSB(高有效位)優先傳送;獨立收發中斷;獨立收發DMA觸發;奇偶校驗和幀校驗出錯狀態。
1.3 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設計
由于CC2430是無線SOC設計方案,其內部已集成大量必要的電路,因此只需采用較少的外圍電路即可實現信號的收發功能。
在傳感器模塊的設計上,由于CC2430的外設接口是可配置的,把它的接口用插針引出,可以根據不同的應用隨時添加不同的傳感器。RF天線的設計:CC2430可以使用不同類型的天線,其中偶極子差分天線是最容易接口的,不需要巴倫(網絡平衡到不平衡轉換器)。而且考慮到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的低功耗特性,使用差分天線以提供最大范圍。λ/2偶極子天線長度為L=14250/f,f的單位為MHz,L的單位為cm。因此,2450MHz的天線必須是5.8cm,天線每一邊是2.9cm。由于傳感器節點的功耗很低,所以傳感器節點可以使用兩節干電池供電,但在取4V~10V方便的場合,可以提供一個穩壓3.3V直流的接口電路,如圖2所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