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照明系統休眠策略的研究與實現
摘要:為解決傳統無線控制系統在空閑時仍處于完全功耗狀態,造成能源利用率低的問題,提出一種基于休眠喚醒策略的節能機制。首先,網絡采用有利于節點休眠的網狀拓撲結構,通過節點配置,保證網絡通信在節點休眠期間的可靠性;其次,休眠節點按照其功能要求,分別采用了事件驅動和定時喚醒的機制,在滿足使用要求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減低功耗;最后,根據相關數據對上述休眠機制進行分析研究,驗證其有效性和可用性。
關鍵詞:ZigBee;休眠;照明系統;低功耗
隨著無線電技術的不斷發展,無線通信逐步融入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家居控制不斷向智能化、自動化和網絡化方向發展。對于傳統的無線照明控制系統,無線設備即使在空閑狀態下,其無線接收部分仍然處于活躍狀態,等待系統無線控制信號。長時間不間斷地工作將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費。針對功耗來源,對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SoC,可以設計如下的工作狀態:正常模式、淺休眠模式、深度休眠模式。本文結合ZigBee技術特點,提出一種休眠節能策略,使無線設備在不執行任何操作的情況下進入極低功耗的狀態,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1 ZigBee技術
ZigBee是基于IEEE 802.15.4的一種短距離、低功耗的無線通信技術。其網絡可容納大量節點,點對點的最大傳輸距離為75 m,在傳輸范圍內節點間可以互相通信,支持多種自組織網絡拓撲結構。
與傳統的無線通信技術相比,ZigBee具有以下特點。省電:兩節五號電池工作時間可達2年;可靠:采用CSMA/CA避免數據沖突;高容量:網絡最多可容納65 000個節點;低成本;低速率:傳輸速率為250 Kb/s;高安全性:支持AES-128加密。因此ZigBee多應用于有成本和功耗要求,且傳輸速率較低,數據量較少的場合。
2 系統規劃
如圖1所示,系統由嵌入式控制器、照明控制節點、開關節點和路由節點組成。
嵌入式控制器集中監視和控制照明系統的狀態,用戶可以通過嵌入式控制器查看系統中所有照明設備的狀態,并能通過觸摸屏對其進行控制。開關節點作為次級控制單元,可發送開關信號到照明節點,控制其開關狀態。然而照明節點是系統中的執行設備,接收控制命令和執行相應的動作。每個開關節點可與多個照明節點綁定。
2.1 網絡拓撲
ZigBee網絡中,一般存在三種功能設備:網絡協調器(具有建立網絡和數據轉發功能)、路由器(具有數據轉發功能)和終端設備(不具有數據轉發功能)。本系統采用圖1所示的網狀拓撲結構。它是一種可靠性高,網絡容量大的網絡結構。網絡中放置若干個特殊的路由器,專門負責進行數據轉發。一般情況下,網絡中僅有協調器和路由器處于活躍狀態,終端設備進入休眠模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