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μC/OS-II基礎上實現的無紙傳真收發系統

μC/OS-II基礎上實現的無紙傳真收發系統

作者: 時間:2011-08-19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對T.30協議和T.4協議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設計出了可靠的流程。設計的數據解析樹對數據進行解析。在μC/操作了無紙。該對資源要求低,能夠在低端嵌入式硬件上運行,支持的最高傳輸速率為14 400 bps。用戶可以將該視作一個傳真機功能模塊,嵌入到諸如可視電話之類的設備中。以較低的成本集成傳真功能,也可以作為獨立系統應用于移動辦公場合。
關鍵詞:通信終端技術;T.30協議;T.4協議;無紙傳真;μC/

引言
隨著Internet的高速發展,通信工具日益更新,傳真憑借其具有憑證確認、快速、方便等特點,是企業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傳統硬件傳真機存在很多問題,影響了企業使用傳真機的成本和效率。很多企業已經放棄使用傳統傳真機,或是尋找替代產品。無紙傳真系統正是針對企業的這種需求應運而生的。其實質是電子化傳真。無紙化傳真系統啟動后,在無人參與條件下可自動可靠地運行,減少多余的環節,縮短信息的傳遞時間,使傳真盡快得到處理。同時,增強了傳真的保密性。電子化過程可以節省大量資源,包括人力、紙張、打印、通信費用、維護費用等,從而減少成本。目前無紙化傳真系統對企業的重要作用已經逐步顯現,使用也越來越廣泛。

1 傳真協議介紹
T.30協議為PSTN網上的傳真傳輸協議與規程,是標準傳真。它對3類傳真機在普通電話網上的通信流程、所采用的信號格式、控制信令以及糾錯方式都作了詳細的描述和規定。該協議規定了8種可能的操作方式,每種操作方式均可用5個獨立而又連貫的階段來描述:呼叫建立
階段、報文傳輸前標識和選擇所需性能的過程、報文傳輸階段、報文后處理階段和呼叫釋放階段。其中傳真報文的傳輸將按照T4協議中所描述的調制方式進行。
T4是ITU—T制定的傳真協議。該協議用于3類傳真終端文件傳輸的標準化協議。它定義了黑白文件和彩色文件在普通電話交換網,國際租用電路以及ISDN進行三類傳真的各種特性,包括編碼、線掃描等定義。

2 μC/OS-lI操作系統介紹
μC/是一種公開源代碼、結構小巧、具有可剝奪實時內核的實時操作系統。μC/OS-II大部分代碼是用C語言編寫的。CPU硬件相關部分是用匯編語言編寫的。總量約200行的匯編語言部分被壓縮到最低限度,為的是便于移植到其他的CPU上。用戶只要有標準的ANSI的C交叉編譯器、匯編器、連接器等軟件工具,就可以將μC/OS-II嵌入到開發的產品中。μC/OS-II具有執行效率高、占用空間小、實時性能優良和可擴展性強等特點。最小內核可編譯至2 KB。μC/OS-II操作系統已經移植到了大部分知名的CPU上。

3 傳真數據處理的算法設計
收到傳真數據后,往往需要對數據進行解析,比如生成tiff文件、格式轉換、錯誤統計等。由前文所述,T.4協議中規定了傳真數據采用前綴編碼,所以本文采用霍夫曼樹進行數據解析。
霍夫曼算法一般用于數據壓縮,基本思想是根據數據的統計頻度,生成一種帶權路徑長度最短的二叉樹。從根節點到葉子節點所經歷的路徑即代表該葉子節點的編碼。本文采用了這種思想對傳真數據進行解析,比如N的編碼為0001,該編碼為前綴編碼,每個碼字之間不會出現混淆。霍夫曼二叉樹如圖1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55877.htm

a.jpg


基于霍夫曼樹的思想,將T.4協議中對傳真掃描點的編碼構建成一顆帶權二叉樹,如圖2所示。
其中每一個葉子節點對應于某一個編碼,首先設置一個游標,用于標識當前位置,其初始位置為根節點,收到傳真數據后,根據數據中的bit位移動游標,可能有以下3種情況:
①游標到達某一個葉子節點,但此葉子節點不是EOL,表明收到一個完整的編碼,但1行還沒結束,游標返回到根節點;
②游標到達EOL葉子節點,表明1行結束,游標返回根節點;
③游標下一步沒有路徑可走,表明數據出錯,此時需要搜尋下一個EOL用于重新同步。

4 無紙傳真收發系統設計
4.1 基本模式
按照T.30協議規定,文件傳真在公用電話交換網上的傳輸操作方法可能有8種組合,如表1所列。本文設計的系統采用的操作方法為4-T,即主叫站與被叫站均為自動操作,主叫站作為傳真的發送方,被叫站作為傳真的接收方。

b.jpg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