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Ad hoc網絡基于鏈路可用時間的動態源路由協議
2 實驗結果與分析
仿真實驗使用NS-2.34,在DSR的基礎上實現了所提出的LARP路由協議。實驗參數如下:網絡中有50個節點,拓撲區域為1000×1000m,網絡節點隨機分布。移動模型采用隨機位點模型(RWP),節點最大速度為15m/s。MAC層采用IEEE 802.11協議。節點通信范圍均為250m。在實驗中隨機選取了12條固定比特率(CBR)的數據流,每個源節點每秒發送120個512字節的CBR分組。仿真時間為1000s。結果如下: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55763.htm
圖2顯示了網絡吞吐量,隨著節點移動速度的增加,這兩種路由協議的吞吐量都呈減小趨勢,但LARP協議的網絡吞吐量明顯高于DSR。這是因為LARP協議選擇具有最大路徑可用時間的路徑進行數據包轉發,有效提高了鏈路的穩定性,減少了移動性帶來的影響。
圖3顯示了節點移動速度對數據包投遞率的影響。LARP協議的路徑由于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因而減少了鏈路斷裂帶來的丟包,有效地提高了數據包投遞率。圖中可以看到,LARP協議的數據包投遞率高于DSR。
3 結束語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鏈路可用時間的動態源路由協議。該協議以路徑可用時間作為路徑評價的參數,選擇具有最大路徑可用時間的路徑,避免了頻繁的鏈路斷裂,提高了鏈路穩定性,從而減少了路由發現次數。仿真結果顯示,本文提出的LARP協議同DSR協議相比,顯著地
提高了路徑穩定性,減少了路由發現次數,有效提高了吞吐量等網絡性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