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基于TD-SCDMA的全業務城域網設計研究

基于TD-SCDMA的全業務城域網設計研究

作者: 時間:2012-02-10 來源:網絡 收藏

3.3 以PON技術為主實現寬帶接入
寬帶接入網絡是向寬帶用戶延伸的網絡,具體可分為寬帶接入網及用戶駐地網。寬帶接入網是指滿足寬帶接入需求而建設的,面向各類集團客戶、家庭用戶提供寬帶接入的網絡。寬帶接入網處于的接入層,并向下延伸至用戶樓宇或小區。用戶駐地網,是指在用戶樓宇或小區內建設的網絡,可將接入能力從寬帶接入網的末端延伸至用戶終端,用戶駐地網不屬于的范疇。光纖接入技術中的PON具有覆蓋能力強、高帶寬、經濟性好、節能減排和易于維護管理等優勢,是光纖接入的主要手段。

4 3G全城域網模型與建設方案
4.1 城域網總體邏輯結構
中國移動城域網覆蓋城市及其所轄的郊區縣,包括城域傳送網、城域數據網、寬帶接入網,其中城域傳送網包括分組城域傳送網、城域SDH/MSTP傳送網和城域WDM傳送網。城域數據網包括IP承載網和CMNET。城域網總體邏輯結構如圖1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55304.htm

b.jpg


4.2 OTN網絡模型
4.2.1 OTN網絡原則
(1)設計組網前對承載的數量及流行進行分析,選擇適合的網絡結構。
(2)設計時,應根據業務規模選擇40波或80波系統,并做好波長規劃。
(3)設計組網時要充分考慮光纜資源情況,避免網絡結構無法實現的情況。
(4)OTN網絡應能根據不同業務的可靠性需求,提供靈活的保護策略。
(5)應能夠靈活組網,以提高網絡的調度和保護能力。
(6)保持層次化結構和分域管理,降低規劃設計和運維管理的難度。
(7)采用開放性和標準化的組網技術,支持多廠家組網。
4.2.2 OTN網絡結構和節點設置
OTN網絡結構主要有以下三種且特點如下:
(1)鏈形結構:鏈形結構的特點是網絡結構簡單,對線路系統資源要求比較低;
(2)環形結構:選擇環形結構可借鑒SDH的環網保護機制和映射機制,便于前期規劃和后期維護;
(3)網狀網(MESH)結構:選擇網狀網的結構能靈活的調度業務且網絡安全性、帶寬利用率高。
4.2.3 OTN的設備和接口配置
根據業務流量和未來的發展趨勢,考慮設備的可用業務槽位資源,合理進行規劃。包括合理配置業務處理板和業務接口板的配合關系;根據保護的需求對業務板位等考慮保護關系和硬件冗余;根據傳輸距離合理選擇接口類型。
OTM設備和接口配置應支持以下基本要求:
(1)業務接入功能:提供SDH、以太網、OTUk等多種業務接入功能,客戶信號的封裝、映射和復用應遵循G.7041,G.709標準。
(2)互聯接口能力:支持OTU1/OTU2級別單通道CLI接口。
(3)保護要求:支持光線路1+1保護和光通道1+1保護。
(4)監控管理能力:支持STM-N、以太網接口告警性能監視;
(5)其他:支持關鍵部件的冗余備份功能,所有板卡支持熱插拔功能。
4.3 PTN網絡設計模型
4.3.1 PTN網絡設計原則
根據PTN的技術特點,應用定位以及與其他技術的關系,在進行網絡規劃和設計時,需要考慮以下建網原則:
(1)網絡規劃需充分考慮未來3年的業務發展需求,滿足后期3G基站和2G基站的統一承載需求。
(2)PTN的引入和演進需因地制宜、全盤考慮,應采用以新建為主,其他方式補充,確保網絡建設的合理性、經濟性。
(3)MSTP和PTN共存,MSTP保持存量,PTN滿足新增需求。
(4)不同地區采用不同的建網策略。為了便于管理維護、簡化網絡,建議MSTP和PTN單獨組網,盡量避免業務流跨接不同的網絡。
4.3.2 PTN網絡結構和節點設置
PTN網絡繼續沿用核心層、匯聚層、接入層的3層網絡結構,支持良好的網絡擴展能力,實現大規模組網。核心層由核心節點組成應具有大容量的業務調度能力和多業務傳送能力以及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采用環形、雙星型結構。匯聚層由匯聚節點及核心節點組成,負責一定區域內業務的匯聚與疏導。匯聚層具有較大容量的業務匯聚能力和多業務傳送能力。接入層由接入節點及匯聚節點組成,負責基站、集團客戶、營業廳和家庭客戶接入,接入層應具有靈活、快速的多業務接入能力。
4.3.3 PTN的設備和接口配置
根據流量規劃核算環網帶寬,估算設備的交換容量和環網數量,接入層主要滿足接入節點需求,核心層匯聚層考慮中遠期需求。根據業務需求配置設備端口:
(1)2G GSM基站接口為N*E1;
(2)3G ATM基站接口為N*E1、IP化基站接口為FE,LTE基站接口為FE/GE;
(3)集團客戶接口為E1、FE、GE;
(4)XPON接口為GE;
(5)RNC接口為CSTM-1,GE;BSC接口為CSTM-1,E1;
(6)BRAS和SR接口為GE;
(7)設備采用GE/10GE組網。
4.4 PON網絡設計模型
4.4.1 PON網絡設計原則
(1)接入網建設應面向業務需求,緊密圍繞基站建設,充分有效利用現有城域網及基站資源。
(2)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根據業務需求合理安排接入網建設。
(3)低成本、快速接人用戶,緩解管線、光纜、機房等基礎網絡資源匱乏對接入網建設的影響。
4.4.2 PON網絡結構和節點設置
PON網絡由OLT(一般放在端局)、分光器(無源的)、ONU(一般放在用戶家,或接近用戶的樓道位置)三個部分構成。綜合業務接入點盡量放置在匯聚、核心機房,也可選擇條件較好的基站、營業廳機房。規劃時,需結合光纜網的規劃建設情況確定業務節點覆蓋范圍,劃定綜合業務接入區。節點規劃應根據區域業務的收斂關系確定。
4.4.3 PON的設備和接口配置
PON設備可以存在于業務區域的匯聚節點,OLT設備提供PON口采用2.5 GHz下行帶寬和1.25 GHz上行帶寬。每個PON口再通過分光器與若干ONU相連實現寬帶業務的接入。在核心層通過GE或10GE上行端口與數據設備相連。實現業務的傳遞。

5 結論
本文對中國移動全業務城域網進行了分析與設計,為中國移動實現業務轉型和網絡轉型,建立提供語音、數據、圖像業務的全業務運營網絡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主要結論如下;
(1)雖然城域傳送網和IP城域數據網有融合的趨勢,但并不意味著兩者有相互取代的必要,兩個網仍將分開建設并長期互存。且因為各自分開建設,不管是傳輸設備還是數據設備的功能將會在其領域內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2)全業務域傳送網應采用核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三層網絡結構。但建設時要根據業務發展目標和用戶的發展情況逐級分區域建設,提高投資收益比。
(3)3G多種城域網技術的聯合運用,可在城域網中發揮各自技術的特點和優勢,并且相互彌補了自身技術存在的不足,使得網絡能力得到提升。OTN,PTN,PON組建的網絡在單位電路造價上都比較低,可以節約現有網絡資源。初期建設時所配置設備容量要有一定冗余,后期只需要通過新增板件進行擴容,以減少核心層結構的變化。
(4)分組傳送網定義為面向IP的傳送網,主要作用是承載數據業務和2G/3G基站業務,原有SDH網絡將長期與新網絡共同存在;兩個網絡有不同責任分工和部署策略,不同級別地市應根據各自業務特點和資源配比情況選擇網絡演進模型。
(5)PTN網絡在向SDH融合的過程中,應選取適合的演進模式。無論是替換還是疊加的組網模式,在滿足不斷增長的業務需求的前提下,都應該充分考慮到現有網絡設備與資源平衡。
(6)原有SDH網絡釋放出來的網絡資源應合理規劃、充分利用;發揮其網絡特性,提供不同品質的傳送服務。
(7)網絡具有延伸性可擴展性,可以與多種光網絡技術互聯,實現多業務接入。
的全業務城域網和設計,可以為今后的IP化基站傳送,高效傳遞分組業務,并提供電信級OAM和保護的分組傳送技術的全業務網絡,以滿足當前3G業務和未來LTE業務傳送需求提供技術參考。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