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RFID定位方案中的Wi-Fi運用

RFID定位方案中的Wi-Fi運用

作者: 時間:2012-05-03 來源:網絡 收藏

隨著移動通信需求的日益增長,允許訪問特置信息在普適計算及應用方面表現出廣泛的重要性。在室外環境下,基于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的全球系統(GPS)或者北斗星系統已經可以滿足一定的室外定位需求。然而,這些技術并不能很好的在室內定位系統中,必須采用一些替代技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55035.htm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基于IEEE802.11無線局域網()的技術提供了一個高性價比的解決。實際應用中也已經提出了許多算法,包括測量接收信噪比(SNR),以及使用更廣泛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室內定位問題必須要考慮室內環境所表現出的傳輸信道特性,由于墻壁和障礙物的影響,會帶來多徑衰弱、吸收以及遮蔽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基于幾何角的測量技術,比如到達角(AOA)、到達相位(POA)、到達時間(TOA)或者到達時間差(TDOA)不能很好的應用在室內定位系統中。

近幾年,隨著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tlyIdentification,)的不段完善和推廣,并且憑借其重量輕、功耗低和識別能力強等獨特優勢,逐步在各種場合中,如身份標識、工程控制和定位追蹤等領域。本文的研究重點是將研究無線傳輸技術與識別技術相結合,通過標簽來實現系統定位的解決。據初步檢索,國內對基于Wi-Fi的RFID定位技術研究工作尚不多見,本文的工作是將對基于Wi-Fi的RFID定位系統的定位方案進行探討。

1 定位系統的硬件結構

射頻識別技術(RFID)是20世紀90年代起新興的一項自動識別技術,它主要通過標簽對應的唯一ID號識別標志物。與傳感器技術類似,RFID技術被認為是物聯網(The Internetof Things)一項支撐技術。某些人認為,前者只是識別,沒有處理的能力,而后者可以對感知到的物品進行處理。和傳統的磁卡、IC卡相比,射頻卡最大的優點就在于非接觸,因此,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境。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并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操作快捷方便。

RFID是一種簡單的無線系統,只有兩個基本器件,該系統用于控制、檢測和跟蹤物體。系統由一個閱讀器和多個標簽組成。

RFID技術利用無線射頻方式在閱讀器和標簽之間進行非接觸雙向傳輸數據,已達到目標識別和數據交換的目的。最基本的RFID系統由三部分組成:電子標簽(Tag)、讀寫器(Reader)和在標簽與讀卡器間傳遞射頻信號的微型天線(Antenna)。

我們下面將要研究的定位測試平臺主要由多個支持RFID讀寫器功能的Wi-Fi接入點和內置有RFID標簽的Wi-Fi終端組成,圖1所示為定位系統的硬件框圖設計。

圖1 系統硬件框圖

2 定位方案

基于Wi-Fi的RFID定位方案我們將考慮采用以下兩種解決方案:(1)基于信號強度和到達時間差復合定位方案;(2)基于位置距離和角度的定位方案。

2 . 1 基于信號強度和到達時間差復合定位方案

對室內Wi-Fi終端進行定位前,首先根據室內實際情況規劃出室內的終端分布圖,存入信息處理數據庫;然后根據室內分布情況設置AP接入點,同時我們需要設置一個位置固定的參考標簽,作為測量基準點來幫助進行位置校準, 設置的接入點數量根據具體的室內情況而定。

當Wi-Fi終端進入室內后,AP接入點內的RFID讀寫器被喚醒,再由讀寫器發出一個無線喚醒信號,喚醒Wi-Fi終端內的RFID標簽。標簽接收到喚醒信號后,從休眠模式中喚醒,然后比較自身ID號與接收信號中的ID號是否一致,ID號不相符的標簽再次進入休眠模式,而ID相符的標簽則進入接收模式,接收信號并定位解算出其位置數據,并將位置數據送到處理器進行處理。文獻[4]中已經研究了基于RFID的停車場無線定位方案,而我們提出了一種基于Wi-Fi的RFID定位方案,通過多個Wi-Fi AP接入點內的讀寫器分別讀取待定位Wi-Fi終端內的RFID標簽,將獲得的位置數據進行融合,最終得到RFID標簽的位置信息。如圖2給出了基于該定位算法的結構化框圖。

圖2 基于信號強度的定位算法框圖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運用 Wi-Fi 方案 定位 RFID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