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解析100G傳輸方案及應用

解析100G傳輸方案及應用

作者: 時間:2012-05-23 來源:網絡 收藏

線路解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54854.htm

  在線路技術領域,業界主流的解決是采用PDM-QPSK編碼調制技術,在接收端采用相干接收并通過數字化變化和DSP處理進行色散和PMD的補償。在調制側各廠家的機理基本相同,均是采用偏振模分復用和四相位調制兩個關鍵過程降低高速信號碼速率,通過處理將碼速率降低到28Gbps,各廠家實現的主要差異在于接收端AD轉換、DSP的算法處理以及FEC編解碼,體現在OSNR容限、CD/PMD補償值和具體規格上,PDM-QPSK在線路的傳輸規格可達到1200km(15*22dB),線路波長頻率間隔是50GHz,傳輸容量可以達到8T。PDM-QPSK調制及Coherent檢測技術被OIF國際標準化組織確定為未來100Gbps長距離傳輸的標準收發方式,成為業界研究熱點。

  解析100G傳輸方案及應用

  業界其他100G線路編碼解決還有2SC-DP-QPSK方案,同PDM-QPSK的接受機理基本相同,也是采用相干接收技術,100G采用2個56G子波長通過反向復用實現,其頻率間隔25GHz,線路傳輸速率同樣也能達到8T,和PDM-QPSK的頻譜效率相同。由于采用56G的四相位調制和偏振復用,其碼速率只有14Gbps,這就造成和10G速率接近,當和10G混傳時,XPM效應較大,抗非線性能力相對較弱,另外由于采用2套發射端,器件實現較復雜,實現上成本代價較大。

  另外一種100G解決方案是OPFDM-DQPSK,其接收端采用非相干接收技術,主要用于和既有網絡的10G/40G非相干系統的兼容混傳,線路上采用2個56G波長反向復用實現,其優點是在系統設計上和原有的非相干10G/40G系統光層參數非常相似,不會帶來額外的色散代價,線路頻率間隔也是50GHz,系統容量可達到4T,更多定位在城域網絡

  100G網絡解決方案

  網絡混傳解決方案

  隨著100G時代即將到來,100G和現網如何兼容傳輸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問題,需要考慮評估幾個主要影響因素,包括系統的OSNR容限、CD/PMD容限和非線性影響。混傳場景主要有以下三種:

  第一,相干100G(PDM-QPSK)和非相干10G/40G既有系統混傳。眾所周知,具備相干接收端的100G解決方案可以給網絡帶來諸多好處,比如節省DCM模塊,光層規劃更加簡單等,然而和原有的系統特別是10G非相干混傳時,原系統的DCM模塊對相干系統會帶來多少影響一直是一個顧慮。實驗室測試表明,非相干系統對相干系統額外的OSNR上的代價不高于0.5dB,影響較小,且相干100G的入纖光功率可達到1~2dBm,和現有的10G系統接近,只需OSNR參數能同時滿足100G和10G的設計要求,即可實現兼容混傳。

  第二,相干100G和相干40G系統的混傳。對于40G相干系統,目前業界有兩種主流編碼技術,一種采用2相位調制PDM-BPSK,碼速率為21.5Gbps,入纖功率和100G相干、10G系統接近,是最容易平滑混傳的解決方案;另一種40G相干采用4相位調制PDM-QPSK,碼速率為11.25Gbps,抗非線性較弱,入纖功率較低,和100G相干兼容混傳代價較大,在混傳場景時需要慎重設計。

  第三,非相干100G(OPFDM)和非相干10G/40G混傳。非相干100G的光層設計參數和既有10G/40G系統接近,影響代價較小,只要在OSNR同時滿足設計的前提下即可實現混傳。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