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IPTV與寬帶網絡發展進程
1、引言
近年,中國寬帶互聯網絡發展迅速,基于IP的各種互聯網應用層出不窮。其中,以寬帶交互的新媒體,也即IPTV(交互式網絡電視),最為引人注目。它利用寬帶網的基礎設施,以計算機或電視加網絡機頂盒、手機等作為主要終端設備,集互聯網、多媒體、通信下一代網絡等多種技術于一體,通過互聯網絡協議(IP)向家庭用戶提供包括數字電視在內的多種交互式數字媒體服務。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寬帶網絡技術、流媒體技術、編解碼技術、信息加密技術、芯片技術和存儲互動技術的發展與應用,通過高速互聯網提供電視服務成為現實,用戶只需要有一臺計算機就可以享受IPTV服務。
2、IPTV內涵及寬帶網絡的發展趨勢
IPTV基于Internet,是一種個性化、交互式服務的媒體形態,能提供點播、廣播、視頻通信、短信、彩信、信息服務、游戲等業務。人們紛紛看好IPTV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運行商和眾多的終端設備制造商,也把它作為未來寬帶應用的一個發展重點。作為下一代網絡(NGN)重要業務之一,它屬于語音、數據、視像三重播放業務的范疇,它的基本定義應是一個廣義的寬帶網絡業務,是基于IP技術依賴于TCP/IP協議,在Intertnet網絡上運行的廣播式或點播式的交互式電視業務。這種應用將電視、通信和PC三個領域結合在一起,不僅可以向用戶提供數字廣播電視、VOD點播、視頻錄像等寬帶業務,而且還可以將互聯網瀏覽、電子郵件收發以及多種在線信息咨詢、娛樂、教育功能結合在一起,實現真正的互動。從IP定義TV的角度看,IPTV屬于一種數字電視的傳輸與應用和發展,屬于數字電視的高級形式。是當今互聯網和電視網融合的產物,它涵蓋了數字電視所有的含義并包含了更多的媒體格式,從傳統的音視頻、文本、圖片多媒體格式到Flash圖形,從交互式媒體到流媒體格式,包括能同時提供互聯網所能提供的所有媒體格式的業務。正是由于IPTV以互聯網為主要傳輸網絡,它的發展必然與寬帶網絡的進程息息相關,已成為所謂“三網融合”的最大切入點。
3、IPTV技術分析
IPTV節目播送服務系統對IPTV節目流媒體數據播送與傳輸的實現方式,主要有支持IP協議的流媒體廣播、組播、單播等方式,并需要流媒體服務器和流媒體播放軟件支持。流媒體服務器在用戶管理系統的控制下把加密的IPTV節目流媒體數據播送到傳輸網絡中,同時IP節目播送服務系統要對用戶或用戶終端設備進行認證,并從DRM授權密鑰服務器向被認證的用戶或用戶終端設備傳送ORM授權密鑰,使用戶能夠對接收到的加密的IPTV節目流媒體數據進行解密和播放。
3.1IPTV管理系統
IP傳輸網絡、節目源、用戶群是IPTV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前端的IPTV管理系統包括節目源內容管理系統、用戶管理系統、節目播送與傳輸控制管理系統、網絡安全監管系統等。
3.2IPTV的承載與傳輸網絡
為了保證所傳送的IPTV節目的實時收看質量與廣電模擬電視節目收看質量相當,IPTV承載與傳輸網絡性能必須滿足以下要求:
(1)帶寬:采用MPEG-4或H.264壓縮編碼時要求每個IPTV用戶接入帶寬達到1.5M-2M。
(2)頻道切換時延:廣電模擬電視的頻道切換非常快,IPTV也應盡量減少切換時延。
(3)網絡QoS:IP寬帶傳輸網絡應盡可能減少丟包、抖動,以保證IPTV的收視(聽)質量。如MPLS、P2P技術。
(4)IPTV要采用組播/廣播方式提供IPTV節目流媒體數據廣播類業務。
(5)為了提高對IPTV點播/交互業務(如VOD)的響應和傳輸實時性,要求IP寬帶傳輸網絡能夠有效地將IPTV節目流媒體數據推送到內容分發網(CDN/VDN),緩解沖擊性和波動性的點播/交互業務請求對前端的壓力,IPTV系統的IP骨干網/城域網采取中心服務器和邊緣服務器分布式部署,構建CDN/VDN內容分發網,將IPTV節目流媒體數據內容從中心服務器分發到邊緣服務器。IPTV的承載與傳輸網絡采用支持互聯網IP協議的IP寬帶傳輸網絡,包括骨干網/城域網、寬帶接入網和內容分發網(CDN/VDN)等。骨干網/城域網主要完成IPTV節目流媒體數據在城市范圍和城市之間的傳送。目前城域網主要采用千兆/萬兆以太網,長距離的骨干網可以采用IPoverSDH、IPoverATM或IPoverDWDMoptical等方式。寬帶接入網主要完成用戶到城域網的連接,IPTV支持FTTH接入、FTTB+LAN接入、ADSL接入、HFC/CableModem接入、WLAN無線接入等接入方式。CDN/VDN內容分發網是疊加在骨干網/城域網之上的應用系統,它是將前端的視頻節目流內容分布存放到網絡的邊緣服務器,以改善用戶獲得服務的質量,減少節目流對骨干網/城域網的帶寬壓力。IPTV系統的前端與骨干網/城域網絡相連,節目流通過內容分發網被復制到網絡的邊緣服務器中,然后通過寬帶接入網傳送到業務接收端。因此,IPTV業務中的節目流是通過分布在網絡邊緣的各個邊緣服務器與前端共同完成的。
3.3IPTV用戶終端接收系統
IPTV用戶終端接收系統負責接收、存儲和播放或轉發IPTV節目流媒體數據、電子節目指南等等。其接收終端包括計算機、手機、電視機和其它智能終端設備,高級的用戶終端設備還帶有內置硬盤,可以提IPTVDVR功能,支持IEEE802.11無線聯網功能,并可以將DRM保護的IP音視頻流媒體節目發送傳輸給其它設備。
此外,IPTV涉及數字視頻編解碼技術、媒體資產管理技術、流媒體技術、內容分發網(CDN/VDN)技術、IP組播(多播)技術、數字版權管理(DRM)與用戶授權認證、管理和收費系統技術、IPTV機頂盒與中間件技術、LAN/ADSLCableModem等IP寬帶接入網技術以及各種應用業務相關軟件技術等。同時采用多種流媒體格式、數字壓縮標準如:MPEG-2、MPEG-4、H.264/AVC、AVS等,以及多種協議如RTP、KTCP、RTSP等來實現網絡對傳輸視頻流的廣播、點播、組播等交互控制功能。可見IPTV技術與應用的發展與寬帶網絡的發展進程息息相關。
4、IPTV催化三網資源與業務的融合
目前,網絡都是完成各式各樣業務信息傳輸的通信網,如以語音業務為主的電信網,以數據業務為主的計算機網,以圖像業務為主的電視網等三大網絡。但是這些通信網還存在著容量資源有限,轉移效率不高,技術上過于個性化等諸多問題,不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發展的需要。實際上現在三大網絡都在或多或少的相對方滲透、互相合作,IPTV的特點和在視頻領域的優勢使它成為“三網融合”的最大切入點,它的產生和發展正不斷引領寬帶網絡應用的新領域。
p2p機相關文章:p2p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