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無線物聯網中CoAP協議的研究與實現

無線物聯網中CoAP協議的研究與實現

作者: 時間:2013-04-09 來源:網絡 收藏

2.3 的交互模型
使用類似于HTTP的請求/響應模型:終端節點作為客戶端向服務器發送一個或多個請求,服務器端回復客戶端的CoAP請求。不同于HTTP,CoAP的請求和響應在發送之前不需要事先建立連接,而是通過CoAP信息來進行異步信息交換。CoAP協議使用UDP進行傳輸。這是通過信息層選項的可靠性來實現的。CoAP定義了四種類型的信息:可證實的CON(Confirmable)信息,不可證實的NON(Non-Confirmable)信息,可確認的ACK(Acknowledgement)信息和重置信息RST(Reset)。方法代碼和響應代碼包含在這些信息中,實現請求和響應功能。這四種類型信息對于請求/響應的交互來說是透明的。
CoAP的請求/響應語義包含在CoAP信息中,其中分別包含方法代碼和響應代碼。CoAP選項中包含可選的(或默認的)請求和響應信息,例如URI和負載內容類型。令牌選項用于獨立匹配底層的請求到響應信息。
請求/響應模型:請求包含在可證實的或不可證實的信息中,如果服務器端是立即可用的,它對請求的應答包含在可證實的確認信息中來進行應答。圖5是基本的GET請求和響應模式,其中圖5(a)表示成功發送請求和收到ACK確認信息,圖5(b)表示重傳了請求信息,然后才收到ACK確認信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53550.htm

b.JPG


雖然CoAP協議目前還在制定當中,但和TinyOS嵌入式操作系統已經支持CoAP協議。是一個多任務操作系統,并帶有uIPv6協議棧,適用于嵌入式系統和無線傳感器網絡,它占用系統資源小,適用于資源受限的網絡和設備。目前,火狐瀏覽器已經集成了Copper插件,從而實現了CoAP協議。但是這種方式只能讀取傳感器節點上的實時數據,而不能查看各種歷史數據。為此,在系統的基礎上,基于uIPv6START KIT無線網絡開發套件,用自己編寫的客戶端程序實現了和數據庫的交互,把歷史數據存入數據庫中,從而在Web瀏覽器端不僅可以訪問傳感器節點上的實時數據,還能查看歷史數據,以便于分析問題。

3 實驗平臺及CoAP協議的實現
3.1 實驗平臺
硬件平臺式是美信凌科公司的IPv6智能網關(MXG300)、MX231CC節點、USB無線網卡(STICK)和JTAG下載器。實驗的硬件平臺配置和硬件平臺如圖6,圖7所示。軟件平臺是WinAVR和AVR studio,用于向節點和USB網卡中下載程序。

c.JPG


其中IPv6智能網關上的主要芯片有:BCM 6358UKFBG支持多用戶以太網功能,具有高度優化的32 MIPS CPU和標準的EJTAG調試器;BCM53 25EKQMG集成了5個收發器,具有128 KB的數據包緩沖區,最多可以支持2K的MAC地址,支持地址自動學習,提供真正的即插即用連接,而且是低功耗的;SIGe2521A60提供2.4~2.5 GHz的無線工作頻段范圍,應用于ISM 2.4.GHz的無線解決方案。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