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MI接口在嵌入式視頻監控系統中的應用
引言
傳統的模擬視頻接口有復合視頻信號(CVBS、A/V),S端子(Y/C、S-Video),模擬分量視頻信號(Y、U、V或Y、R-Y、B-Y)和通用 D-SUB( 9芯)端口等。隨著人們對圖像顯示質量要求的不斷提升,在視頻監控方面用模擬接口來傳輸和顯示監控的視頻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要求。以高清數字電視為代表的數字視頻設備的應用越來越普遍,模擬視頻接口標準更加無法適應在帶寬、內容保護、音頻支持等方面的發展需求,這就使得數字視頻接口標準更能適應市場的需求。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是數字視頻接口中的一種接口標準,由于其具有單一線纜上能同時傳輸音視頻、帶寬高和 HDCP加密等優點,所以此接口在多媒體數字產品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在嵌入式視頻監控系統中加入 HDMI接口,可在帶 HDMI接收端的監控終端清楚地看到監控場景,進而擴展了視頻監控的應用場所。
1. HDMI技術及其基本傳輸原理
1.1 HDMI技術簡介 HDMI是首個支持在單線纜上傳輸,不經過壓縮的全數字高清晰度、多聲道音頻和智能格式與控制命令數據的數字接口,由 Silicon Image倡導,聯合索尼、東芝等八家著名的消費類電子制造商聯合成立的工作組共同開發的。HDMI最早的接口規范是 2002年 12月公布的HDMI 1.0,目前的最高版本是2006年6月發布的HDMI 1.3。HDMI通過一條HDMI纜線可以提供所有的音視頻源與音視頻終端之間的連接,實現視頻源和顯示終端的雙向通信,在保持高品質的情況下能夠以數碼形式傳輸未經壓縮的高分辨力視頻和多聲道音頻數據,還可搭配寬帶數字內容保護HDCP(High-band wi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新發布的HDMI
1.3[2]支持的帶寬更高,還增加了 Deep Color技術,支持 xvYCC色彩標準、唇型同步、新型無損音頻格式 Dolby TrueHD和 DTS-HD Master Audio等。
1.2 HDMI基本傳輸原理
HDMI系統結構由 HDMI源(發送端)和 HDMI宿(接收端)組成,其傳輸結構圖如圖 1所示,HDMI傳輸線包括三個不同的 TMDS數據信息通道和一個時鐘通道,這些通道用來傳輸音視頻數據及附加信息,音視頻數據和附加信息通過三個不同的 TMDS通道傳送到接收端上,而視頻的像素時鐘則通過 TMDS時鐘通道傳送,接收端接受這個頻率參數之后,再還原另外三個數據信息通道傳遞過來的信息。DDC通道用來在發送端和接收端之間進行配置以及狀態信息交換。可選的CEC通道用來提供用戶環境中各種不同的音視頻產品之間的高層控制功能,例如自動設定的細節、單鍵播放或是遙控。
圖2 ANX9030 內部功能結構圖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相關推薦技術專區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