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FPGA的可編程電壓源系統原理及設計
2.3 程序仿真
在QuartusⅡ軟件中,用原理圖的方式把上面兩個程序例化成工程。圖2為例化后的結果。
ROM中的數據采用.mif格式進行存儲。ROM中存儲的數據如圖3所示。
對工程進行全編譯,用啟動仿真器對工程進行功能仿真。仿真結果如圖4所示。從仿真結果可以看出,din_dac輸出的數據與ROM內寫入的數據完全一致。clk_dac和cs_dac:也完全滿足數/模轉換器所需的控制信號。
3 數/模轉換器和運算放大器的設計
采用TI公司的TLC5615和OPA551分別作為數/模轉換器和運算放大器。TLC5615是10位電壓輸出型數/模轉換器,其轉換輸出如式(1)所示。
從式(1)可看出,數/模轉換輸出由參考電壓VREFIN和輸入數據Code決定,輸出精度達到1/1 024,因此可以達到很高的調壓精度。
兩款元器件均采用DIP封裝形式,可以即插即用,加上價格不高,特別適合用來實驗。數/模轉換器和運算放大器的硬件連接原理圖如圖5所示。OPA采用同相輸入,放大后的輸出電壓值為:
通過改變R3和R2的值,在輸入不變的條件下便可改變輸出電壓。
4 實驗結果
取Vref=2.16 V,R1=2.5 kΩ,R2=3 kΩ,R3=15 kΩ,V+=30 V。V_=-30 V,ROM中的數據如圖6所示。
實驗只用到ROM的30個單元數據,即只產生30路可編程電壓。把.sof文件加載到FPGA中。實驗結果在示波器顯示如圖7所示。
圖7中上邊曲線為放大后的電壓,下面曲線為數/模轉換輸出的電壓。根據式(1)算出數/模轉換器的輸出電壓最大值Vmax=4.315 V.測得值為4.32 V。根據式(2)算出Vmax=25.89 V,測得值為26.0 V。圖7中各階輸出電壓均與圖6中數據相對應。實際測試結果與理論計算相吻合。實驗表明,系統的精度高,穩定性強。
5 結 語
利用FPGA可以方便定制IP核,可重復編程,可在線調試的諸多優點,在改變ROM的地址單元數及各單元數據以及改變分頻模塊的參數,極其方便地產生所需的可編程多路電壓。通過實驗表明,系統產生的電壓穩定,精度高,可調范圍大(0-26V),適合為電子元件或者對多像素的元件提電源。此外,本文給出了完整的程序代碼、原理圖參數,具有一定的工程參考價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