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條大路通IPTV IPTV解決方案選秀
——
差異化之美
一般意義上的IPTV系統包括三個部分:前端、網絡傳輸和終端設備。而IPTV前端系統作為整個業務提供的關鍵,決定著IPTV業務實現能力和實現質量,一直是運營商選型時的重中之重。
IPTV前端系統用來完成節目采集、存儲與服務兩種功能。節目采集包含節目的接收、節目的壓縮編碼或變換編碼及格式化、加密和數字版權管理打包以及節目生成等。節目存儲和服務則完成對節目采集程序處理后生成節目的大規模存儲或播送服務。這里的播送服務不僅要將加密的視音頻流媒體節目以IP單播或組播的方式,從視頻服務器播送出去;而且還要對用戶或用戶終端設備進行認證,并從DRM授權/密鑰服務器,向被認證的用戶或用戶終端設備傳送DRM授權/密鑰,。
目前,已有很多廠商擠進了IPTV前端系統這個市場,他們多數都具有通信廠商的強大技術背景,在IPTV的另外兩大部分——網絡傳輸和終端設備上也頗有建樹,有的則專注于IPTV領域,堅持專業制勝。但是,由于技術根基不同,以及對市場規劃各有側重,導致了目前市場上的IPTV前端系統的差異化相當嚴重,在支持編解碼標準、加密和數字版權管理方式,以及是否支持中間件等方面分立成為幾大陣營。
以目前幾家主流的廠商為例:西門子、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是H.264的忠實擁護者,而華為、UT斯達康則仍然堅持MPEG2/4的開發;同時,西門子、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和UT斯達康在系統中使用了中間件技術,而中興、烽火則希望非中間件的模塊化架構能有更廣泛的前途。
正是這種差異化的體系架構使得處于發展初期的IPTV有了嘗試多元化的可能。有專家認為:IPTV市場今后還有可能繼續細分,基于不同標準的解決方案將形成不同的業務,吸引不同性質的用戶。盡管在實現技術上各不相同,但是目前的IPTV前端系統所能實現的業務還是基本一致的:直播電視、視頻點播、虛擬電視頻道、時移電視、視頻電話等已經成為應用的主流。
走向開放
IPTV前端系統的特點是實時性強,更適合交互式點播,也可以進行廣播。信息的傳送、分配、回傳和管理由系統管理部分完成。也正是因為這種特性,要求在IPTV的未來發展中,前端系統必須具有更強的開放性,以便與其他系統進行交互。目前業內已經認識到:只有形成廣泛的開放聯盟,將系統、終端、內容制作等產業各環節連接起來,IPTV才能走向共贏。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認為:統一標準已經成為IPTV進一步發展的當務之急,終極目標是讓IPTV就像ADSL一樣,采購任何廠家的MODEM都可以提供寬帶接入;但是目前的情況是用A的系統,就不可能用B或者C的盒子,因為不能解碼,無法提供IPTV服務。這樣就給以后運營商的擴容帶來很大風險,受制于廠家的私有標準,同時也限制了IPTV的做大和做強。
其實,運營商和設備廠商都已經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在個體利益與整體利益的抉擇中,越來越多的設備廠商選擇了“開放”。近半年來,很多系統廠商都與終端廠商簽訂了有關機頂盒的合作協議。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寬帶視頻業務團隊副總裁汪瑩表示:“這一舉措將加快機頂盒價格的降低,是對整個IPTV產業的一大促進。上海貝爾阿爾卡特、中興和華為都相繼向第三方廠商發出了邀請?!?
但IPTV的開放性不僅僅決定于有多少終端支持,而是需要盡快形成統一的標準,彌合有可能造成投資浪費的分歧,保留有價值的特色,最終形成整個產業的良性循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