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嵌入式Internet技術的通用RTU設計與實現

基于嵌入式Internet技術的通用RTU設計與實現

作者: 時間:2012-11-12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針對傳統通訊速率低、通訊規約不統一、系統不開放,分析了在IEC 60870-5-104通信規約的基礎上,結合了一套開放、靈活、可靠的Webit-G體系結構。通過實例驗證了目標,為傳統低成本更新換代開辟了一條途徑。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48255.htm

關鍵詞:; 遠程終端設備; IEC 60870-5-104通信規約; TCP/IP; Webit-GRTU

遠程終端設備(Remote Terminal Unit,RTU)是一種遠程測控智能裝置。它不僅可以采集、監測、計算和存貯現場的設備信號,而且能獨立地完成預定的控制程序、執行上位機的指令,并將執行結果和現場數據回傳上位機。RTU比PLC具有更優良的通訊和控制能力,適用于惡劣的工作環境及復雜的特殊算法。

然而,隨著自動化、計算機、網絡等的不斷發展以及ERP戰略的廣泛實施,各種應用和服務對信息的實時性、可靠性、可擴展性等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目前傳統RTU無論在結構上還是方法上都已經很難滿足實際現場的要求。主要表現在:(1) 通信規約不統一。存在眾多的通信規約,如DNP 3.0、Modbus、SCI、CDC、CDT等等,各大生產廠家都遵循著自己的一套通信規約,不同設備之間的互聯及升級較困難;(2) 通訊速率較低。傳統的RTU通信方式多為RS-232/422/485總線方式,最基本的“四遙”量只能以秒級傳送,通信速率成為系統性能的瓶頸,已遠遠不能滿足生產過程中的實時監控要求。

90年代后期,/Intranet日趨成熟,設備網絡化及普適計算模式的概念不斷形成,新投入的自動化系統及管理網絡開始廣泛地采用TCP/IP網絡技術,新的自動化控制與通訊國際標準也不斷出臺。這就要求新型的RTU能夠充分利用現有通信資源,提高數據的吞吐量,保證系統的實時性,同時又具有更好的開放性、兼容性。為適應這一發展潮流,本文遵照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60870-5-104通信標準,了一套Internet技術的型RTU-Webit-GRTU,可在任何Internet/Intranet的結點上對Webit-GRTU系統進行全面的遠程訪問,為傳統RTU低成本更新換代開辟了一條途徑。

1 嵌入式Internet技術與Webit

嵌入式Internet技術是一種設備接入技術或者說是一種異種網絡互連技術,它主要解決的問題是通過Web和嵌入式技術從不同的子網、不同物理區域對接入到Internet的設備和異類子網進行監控、診斷、管理及維護等操作,使用戶對接入到Internet上的各種設備或其他類型的子網具有遠程監控、診斷和管理的能力。圖1為采用了嵌入式Internet技術的Webit與電視機、攝像機、UPS、RTU等設備綁定后聯入互聯網的一個示意圖。借助Internet,打破地理上的障礙,實現全球化的通信和控制。

嵌入Webit的設備互聯網絡

Internet通信協議對計算機系統的CPU速度、存儲器容量等的要求較高,用于PC機系統不存在任何困難,但是用于自身資源受限的嵌入式系統就必須根據需要有所取舍,合理選擇通信協議的實現和處理方案。Webit根據嵌入式系統的特點,在實時內核WebitX 2.0基礎上對TCP/IP協議簇中的各層協議做了不同程度的裁減,結構小巧、成本低廉、性能可靠,同時擁有高速、開放、實時的強大網絡通訊能力。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