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最新報告指出未來中國IC市場的發展趨勢

最新報告指出未來中國IC市場的發展趨勢

作者: 時間:2013-07-29 來源:維庫電子市場網 收藏

  ICInsights的最新報告指出,需要明確地區分中國IC市場(如消費市場)和中國IC產品。盡管中國從2005年以來,就一直是全球最大的IC市場,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IC產品的增長會迅速跟進,或者在未來迎頭趕上。如下圖所示,2012年中國IC市場規模為810億美元,而中國IC產品規模僅占中國IC市場總體規模的11.1%。此外,ICInsights還預計,到2017年,這一比例將僅上升3個百分點,達到14.4%。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47991.htm

  預計從2012年到2017年,在中國生產的IC產品將以17.6%的復合增長率強勁增長。盡管如此,由于在2012年中國IC產品營收僅為89億美元,因此這種增長要歸功于相對低的基數。在2012年,SK海力士、臺積電和英特爾是中國大陸IC市場的主要外來IC廠商(如圖2)。實際上,去年SK海力士在中國的晶圓廠是其所有晶圓廠中產能最高的。此外,英特爾也在2012年繼續擴張其位于大連的300mm晶圓廠(于2012年10月底投產),預計將在接下來的幾年大大提振在中國生產的IC產品數量。目前該工廠的月裝機產能為3萬片300mm晶圓,最大月裝機容量為52,000片晶圓。

  2012年初,三星獲韓國政府批準在中國西安建造一座300mmIC制造工廠,用來生產NANDflash存儲器。這座工廠于2012年9月開始動工,估計將在2014年上半年投入使用。預計三星在第一階段將投入23億美元,總的預算為70億美元。這座工廠用來生產基于10-19納米制程技術的NANDflash產品。

  如果中國生產的IC產品規模達到預期,在2017年上升至200億美元,仍然只占2017年全球IC市場規模3591億美元的5.6%。即便是加上眾多中國廠商的IC銷量,(許多中國IC廠商都是代工廠,他們的IC產品經過轉賣,最終銷售給電子系統制造商),中國生產IC產品在2017年全球IC市場的占比依然不足10%。

  過去,缺乏知識產權保護一直是外國廠商在中國創建先進IC制造工廠的最大障礙,也是許多大型晶圓IC廠商(如、博通等)不將領先的IC設計提供給中國本土廠的原因之一。到目前為止,中國廠仍然無法大量提供采用先進尺寸制程的IC產品。

  ICInsights認為,未來中國生產的IC產品尺寸將更多地依賴于外國廠商是否愿意入駐中國,以及IC生產設備,而不是本土IC廠商(如中芯國際、華虹等)的成功。因此,ICinsight預測,到2017年,中國IC市場至少有70%的IC產品是來自于國外廠商,如SK海力士、臺積電、英特爾和三星,然而在2012年,這一比例僅為58%。



關鍵詞: 高通 IC代工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