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迷局”TD-LTE市場或存變
國內4G制式為兩種,一種是FDD-LTE,另一種是TD-TLE.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47014.htm前段時間,坊間流出了工信部4G牌照發放的“初定方案”,稱將首先向三家運營商發放TD-LTE牌照,再向有意建設FDD-LTE網絡并提出申請的運營商發放FDD-LTE牌照。不過,三大運營商高層人士先后否定了上述流言,并聲稱4G牌照事宜尚未最終確定,這也讓4G牌照發放方案已然成為目前國內電信業最大的懸念之一。如何發放、何時發放、中國將形成一個怎樣的4G市場,這些問題成為縈繞運營商、設備商等利益相關體內心最為糾結的關鍵。
中國移動由于落敗于3G布局,無疑成為支持TD-LTE牌照的“激進派”,而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微博]卻對獲得何種4G牌照有著另外打算。由于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剛剛進入3G網絡的投資回報期,其規模發展的用戶也正在產生價值,使得這兩家運營商即便發展4G網絡,也更希望獲得FDD-LTE牌照。這種意愿與中移動大面積鋪開基站招標、試驗TD-LTE的熱情形成了鮮明對比。中國聯通陸益民明確表示,將留意TD-LTE的發展,但會優先發展FDD LTE制式。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則表示,如果三家運營商同時獲得TD-LTE牌照,中國電信將租用中國移動的部分網絡資源。
從國內運營商來看,中移動目前付出大量的現金來鋪設網絡,并通過大規模的終端補貼形成用戶基礎,龐大開支壓力下使移動迫切希望TD-LTE成為聯合標準制式,進而在中國形成單一TD-LTE市場。而這種方案無疑忽視了電信與聯通在3G市場上的技術和終端優勢。從國內設備商來看,華為、中興已建立了從上游芯片到用戶終端完整的產業布局,以相對積極的姿態投注到TD-LTE之上。而從國際設備商來看,進入中國市場無疑需要加入TD-LTE產業的布局,不過與國際接軌的FDD-LTE制式也迫使不少企業保持觀望,有的設備商如愛立信[微博]、諾基亞[微博]、西門子則選擇將目光聚焦在FDD-LTE之上。
據業內分析,各方都在緊盯4G牌照的發放日程表,以調整自身在即將啟動的TD-LTE市場上的地位。不同牌照發放方案,可能將最終左右4G產業投資的格局與走向。中信證券研究報告樂觀預期了年底4G牌照發放的時間,中移動獲得TDD牌照,并對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則可能采取的牌照發放方案進行了測算。一種方案是中國電信被要求僅建設TDD-LTE網絡,2015年4G設備投資額比原來預測提高168億元,增速提高27個百分點,相對于基準投資額提高26%.而另一種方案是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均被要求僅建設TDD-LTE網絡,2015年4G設備投資額將比原預測提高198億元,增速提高32個百分點,相對于基準投資額提高30%.
實際上,牌照分發方案引致的市場格局差異,加上運營商自身投資成本與布網策略、產業鏈成熟度、設備采集不規范等因素,TD-LTE產業鏈仍面臨著重重隱憂。以投入成本而言,一些大型設備提供商已經出現由于受到前期低毛利合同集中確認、部分系統合同簽約及部分國際項目工程進度延遲等因素影響,盈利水平受到影響的情況。反觀此前3G產業,許多TD產業鏈企業都在大筆投入后無法得到回報,甚至出現了資金鏈斷裂而終止運營的困境。4G牌照發放及商用化目前仍無定論,不確定的推出方案無疑也考驗著TD-LTE產業鏈條上企業抗拒風險的能力。
另一方面,行業內開始爆出TD-LTE招標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贈送設備、低價中標、頻段爭議等惡性競爭跡象顯現,傷害原有TD-LTE市場的交易秩序。有分析指出,這種招標亂象無疑是希望通過規模效應擠壓致力于自主創新廠商的市場份額,但這樣做的后果將是打擊這些廠商持續自主創新的積極性,TD-LTE產業整體將可能走向惡化,最終將破壞國家主導的自主創新產業生態環境。
不過,目前來看4G產業的發展盡管“變數”猶存,但它卻仍不失為眾多投資者心儀的投資標的。隨著運營商對TE-LTE網絡的鋪設,4G產業以及上下游整體都將面臨“盛宴共享”的時機。東方證券報告指出,伴隨中移動4G招標催化劑接踵而至,將推動國內主設備商盈利反轉,并推動通信設備板塊迎來盈利反轉和估值提升,預計TD-LTE未來在全球LTE市場將占到1/3的份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