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MCU廠商重組,本土同行信心十足
本土企業的優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46819.htm在Cortex-M3領域,眾多跨國公司繞開M3 MCU,兆易有何利器切入?在兆易看來,歐美公司之間競爭會比較困難,但是中國公司跟歐美公司競爭,應該還有很多優勢,第一是中國市場上,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國內代理商和客戶的反饋一定是價格,而且現在不光只是中國市場上需要低價格,從08年金融危機后,歐美市場也需要低價格的產品,而且現在歐美買家也精明起來,來中國市場采購產品時,也非常非常在乎價格,例如歐美買家去采購一個產品,會找來幾家OEM(原始設備制造商)的報價,并讓每家都把自己的BOM(物料清單)列出來。在中國,每一家OEM的系統整機廠家都有一些獨特的采購渠道優勢,像同樣做手機,我的屏會拿來的價格低一些;你可能跟處理器廠家更好,因此處理器拿來的價錢較低;他可能拿存儲器的價錢低……。歐美廠商會把幾家中國OEM的BOM的每一項最低價格重新組合,攢出一個新的BOM,最后拿給各家系統廠家,說誰能夠做到這個成本,我就買誰家的。
“對兆易來講,兆易一定是說有機會做得價格更低。”鄧禹充滿信心地說。兆易現在賣的M3 MCU有在1美元以下的,而且兆易明年上半年會推出0.5美元的芯片,這個價位甚至可以搶很多8位市場。因為業界的通常定位是:M0在1美元以下的市場; M3在1~2美元; M4是2~3美元區間。
*更高的性能。兆易的口號是“更高的性能,更優的價格”。同樣是M3,兆易跟一位主要M3 MCU的競爭對手比較,對手的主頻是72MHz,兆易是108MHz,比競爭對手高了50%。甚至在108MHz,兆易的Flash也是零等待的,而這位對手在72MHz時的Flash讀取需要加2個等待周期,可見兆易即使在同等主頻下,代碼效率也高了30%。另外,兆易的動態功耗也做得較低。
上海海爾的唐群指出,與國際MCU廠商相比,上海海爾集成電路的優勢在于:市場反應更快,更靈活;同時本土化團隊對客戶的了解更深入,溝通更方便;另外有集團系統的戰略支持,耐久力更強。上海海爾堅持“質量,方便,快速”,這是成功的基石。
量少分散的市場推廣策略
很多通用MCU市場的客戶是量少、多樣化。上海海爾稱,為了讓工程師更方便地了解和使用產品,其在努力完善服務平臺。今年上海海爾開設了專門的400客服熱線和在線客服,配備專門的技術工程師負責回答問題;另外在國內知名的電子論壇上開設了論壇,網友可以自由在網上討論、提問,上海海爾還總結了很多方案放在論壇里與大家共享;針對部分工程師反應“在市場上買少量海爾MCU比較困難”的問題,公司正與國內電子分銷的領軍企業洽談合作,開辟網上零售業務。此外,還編寫了《海爾單片機的原理及應用》等教材,方便工程師熟悉產品。
兆易的鄧禹稱,其MCU產品4月份發布,現在已經收集到幾百家客戶,但每家的客戶量都不大,這也是為什么多年來國內很多廠商不太愿意進來去做通用MCU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這對擅長做Flash的兆易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因此兆易積極發展代理商,已有將近十家代理商。現在有一家代理商/方案商,做出的開發板只有60元人民幣,方便本土客戶應用。
做長遠打算
嵌入式領域的服務長達8~15年,本土MCU公司是否做好了準備?是否有長期發展路線圖?“兆易既然已經決定做MCU產品線,因此也有一個長期的打算。”鄧總說,“兆易不可能在一兩年之內馬上就賺一大筆錢。但兆易愿意做長時間的投入,來耕耘這塊市場。”為此,公司已制定了MCU的路線圖。繼今年4月發布GD32F103后,兆易在6月中旬發布了GD32F101系列入門級產品,并將在9月發布新的103系列,會達到2MB Flash, 96KB SRAM。未來,兆易還會發布105、107系列,對應以太網、USB Host等功能。另外,明年開始規劃和研發M0+ MCU,進軍低功耗市場。
“規劃很重要,因為對用戶來講,他可能是今天開發基于你的一個小MCU,將來用戶需求增加了,可能需要更大的Flash和SRAM,但客戶希望你的管腳是兼容的,客戶不需要再重新去設計。”
“兆易瞄準的是世界上第一名的競爭對手,兆易的目標其實并不低。”鄧禹說。
上海海爾的唐總稱,上海海爾成立于2000年,產品由最初的8位通用型MCU基礎上擴展至32位的標準專用產品線,面向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控制、智能控制、觸控等廣泛領域。未來還會向低功耗、高精度、高速化的產品突破,在醫療電子、物聯網、移動數碼等應用領域擴展。
上海海爾的發展策略是通用與專用相結合。經過多年自主開發,上海海爾已具備了較全面的設計能力,能向客戶提供芯片定制服務,幫助客戶實現特定的附加價值。
同時,技術支持平臺上,上海海爾也會更加完善。如C編譯、開發工具、開發套件、應用方案和資料等,會持續加強和完善。
上海海爾始終堅持自主創新,尊重知識產權,迄今,上海海爾擁有有效發明專利45件,實用新型專利34件。
無論現在還是將來,上海海爾始終以保證產品品質和幫助客戶提高系統性能、降低產品開發風險、減少系統總成本以及縮短產品研發周期為己任,力求以精湛的專業能力和成就客戶的理念為全球各地區各應用領域的客戶提供具有一流水準的高質量產品、穩定的供貨和技術支持服務。上海海爾堅信:經過長期不懈的技術積累與創新,堅持市場開拓,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上海海爾一定會成為中國乃至全球的MCU第一流品牌供應商。
小結
近期國際MCU業的重組或整合,勢必會帶來下一步競爭的加劇。本土企業利用地緣、低成本、性能等優勢,在不斷增長的MCU業內頑強地生長,并尋找機會做一流MCU企業。
參考文獻:
[1]王瑩.從概念到面市,步步凝聚智慧.電子產品世界,2012(10):29
[2]王瑩. 紅海的取勝策略. 電子產品世界,2013(4):26-28
[3]迎九.地緣+定位是本土MCU崛起的根基. 電子產品世界,2011(5):24
[4]王瑩.初創公司如何走好第一步:生存?電子產品世界,2012(8):24
[5]王瑩.本土IC設計業:成長喜人,下一步更需智慧.電子產品世界,2013(3):31-3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