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里“物”里看安防
“云遮物繞”之峰回路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46815.htm二十一世紀將數字安防產業帶入了一個火紅的年代,使之成為全球IT領域新興市場保持快速成長的新寵。 當數字化和網絡化成為安防行業主流,數字視頻監控作為其中的龍頭行業帶動著新的潮流。然而隨著眾多從業廠商的參與,市場的競爭也日漸激烈,數字視頻監控也逐漸成為大批量生產的商品。DVR和IPNC產品作為兩種最重要的數字視頻監控終端產品,需求量劇增,而競爭卻激化,特別是對于低端產品已顯現出“紅海”跡象。于是,業界人士驚呼,數字監控已經過早地步入了“微利”時代,其前景難免“云遮霧繞”而堪憂。 然而,實際情況又是如何呢?不妨著眼于基本的數字安防系統的產品形態組成,如圖2所示,系統地分析眾多形態的安防產品是如何被納入數字安防體系中,而該體系又需要如何演進?! ?/p>

在數字安防系統中核心是視頻管理系統,DVR和IPNC是其中的通用編解碼產品,還有專用的終端編碼器產品。另外還有其它傳感器,實現接入控制、RFID、生物識別、建筑物控制、POS終端數據等。為了應急通信的需要,還有響應端以配合便攜式電腦和手機,或警用PDA。為支持多種視頻采集系統保存,數字存儲單元尤為重要,用以紀錄視頻數據和其它傳感數據或事物數據。
在這樣的系統中有幾個問題值得思索,其一,就是產品的特色化問題。這就需要探討一下技術平臺。上一部分曾經提到通用媒體處理器在數字視頻監控創新中起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那么在產品形態趨于成熟和固定的情況下,是否該是專用芯片ASIC稱霸的時候呢?任何事物都有兩個方面,ASIC對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功不可沒,但由此帶來的產品同質化問題實在無可奈何。其實,用于視頻監控的ASIC也都以SOC結構,主控集成有通用CPU,而視頻編解碼采用硬件實現,這就限制了其適應性和靈活性。在這方面,TI在通用媒體處理器平臺的持續投入,業已為行業領先和創新的企業帶來了福音,有助于客戶產品的特色化設計以提升增值空間。
Davinci作為TI貢獻業界的第一個通用SOC媒體處理器平臺已經從DM6446標清,經過了DM6467高清,再發展到DM8168多通道高清,其中DM64x系列均集成有ARM9和C64+定點DSP核心。DM81x系列是高集成度通用媒體處理器的一個高峰,單片集成有Cortex A8和C674x浮點和定點兼容DSP核心,還有高性能高清視頻接口和PCIe、SATA等高速外圍接口。從DM6467開始,視頻編解碼就通過集成的視頻加速器來實現,這是一個軟核,可以通過軟件升級來不斷優化性能。能夠同時支持并多種視頻格式,如H.264、MPEG4、MPEG2、VC1。對于已開始實施的SVAC視頻壓縮國家標準的支持,也是TI平臺強大兼容性的表現。
再來探討一下數字視頻監控新的增值點。視頻壓縮曾經具有技術含量,但現在卻要讓位與智能視頻分析。智能視頻分析算法很容易在PC機機上實現,不過落實到實用還是需要高性能嵌入式處理器,而這又是非高速DSP莫屬的。智能視頻將所包含的范圍非常廣泛,并且通過與視頻壓縮有機地結合,可以使得數字安防系統更強大、更靈活,同時具有更高的效率。例如,在探討視頻監控分辨率和傳輸帶寬的矛盾時,智能視頻分析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往往在所監視畫面沒有太大異常時,保持標清的傳輸即可,而一旦有突發事件發生,則需要有高清,甚至于超高清的視頻或影像畫面。智能視頻內容分析就可以對監控影像進行實時評估,并適時地進行自適應處理,并在特別狀況下迅速反應并及時響應,這才能夠實現真正的智能監控應用。其它可以聯想的應用還有許多,像目標的識別和跟蹤,可以通過不同攝像機,跨越不同網絡系統。這就需要各個IPNC都具有智能功能,能顧實時交互,以有線網絡為骨干,無線網絡無縫覆蓋,這在反恐和維穩中都意義重大。
在智能安防系統中,DSP無處不在,不僅有集成在SOC中的核心,還有超低功耗和低成本的DSP,也可以有超高性能的多核的DSP。視頻監控的延伸還有紅外遙測的應用,目前紅外傳感器開發和實用化和降成本上也有國內企業捷足先登,這也為DSP的處理提供了更大的空間。除了視頻應用,DSP對于音頻和語音的監控也大有可為,與視頻應用互動可以盡可能達到萬無一失。DSP與各種傳感器的緊密結合,在很大程度上便成為物聯網末梢最敏感的神經末梢系統,腳踏實地托起安防一片天。
由此可見,數字監控系統方興未艾,數字安防企業應當避開迷霧而樹立“凌云”之志?!帮L物長宜放眼量”,居高臨下,圍繞物聯網將別有無限的風光。
“云展物華”之柳暗花明
未來的數字監控發展的必由之路一定是“藍海”路線,盡管市場的大??偸且小俺逼鸪甭洹?。數字視頻監控融入物聯網價值體系,如圖3所示,將看到在一片“云展云舒”之下,物聯網所涵蓋的萬千世界,無不呈現“天華物寶”之姿。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安防,確實是別有洞天,這里看到的不再是單一的產品和設備,而是完備的價值體系?! ?/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