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行業:光伏“陰霾”散去 薄膜迎來機會
在柏林舉行的薄膜產業論壇上,發言人傳達了重要消息:盡管全球光伏發電進入低迷,薄膜技術的應用也受到影響,但是隨著市場走出當前的狀態,很多領域都會為行業帶來發展生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44404.htm昨日在德國首都開展了第五屆PhotovoltaicsThinFilmWeek,會議將持續到周四,于柏林Adlershof科技園舉行,吸引100人前來。由《光伏雜志出版商》主辦,于Solarpraxis論壇展開了關于產品質量與市場反饋、新一代太陽能技術市場機遇與薄膜技術的發展潛力的討論。
在開幕式期間,許多發言人強調了輕巧型光伏應用的市場潛力。來自IHSSolar公司的StefandeHaan說到:“輕質屋頂段光伏發電擁有數十億瓦特的市場潛力。然而,過去為這個市場段投入的嘗試并沒有成功。實現這個項目,我們需要對這個項目有信心的投資者以及雄厚的資金后盾。”
會議還提到了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的應用,也是薄膜技術非常適用的領域。國際薄膜行業協會代表AndreasWade預計:“由于均勻的半導體沉積和相對輕的重量的有利條件,使得薄膜技術非常適合光伏建筑一體化行業,我們將看到光伏建筑一體化的蓬勃發展。|”
關于BIPV的看法,IHS公司分析員deHaan并不樂觀,他說:“BIPV在全球市場僅占1%~2%的份額。建筑行業并不習慣于光伏建筑一體化,這個概念尚超出了他們的視野范圍。”
在技術方面,來自柏林亥姆霍茲中心的BerndRech陳述了薄膜技術帶來研發突破的應用案例。例如:異質結(由兩種禁帶寬不同的單晶材料組成的晶體界面)太陽能電池和3D建筑,都得益于納米級光伏技術的發展。BerndRech進一步接觸了行業的創新研究,發現通過光伏發電產生氫氣(既可以用作能源,又可以做蓄能和輸能介質)。
Rech認為持續的創新是至關重要的。他說:“認為僅利用現有技術,光伏發電就可以和其他能源發電競爭的話,在長久看來是不利的。專注于薄膜行業的研究及開展有效的研發項目是十分必要的。”
保持模塊的穩定性和品質是大會提出的重要話題。薄膜協會AndreasWade認為,行業內的有效溝通是十分必要的,投資者也應該對技術的可靠性充滿信心。他說:”如果市場認為傳統光伏發電技術和薄膜技術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了,那么很有可能是溝通出現了問題。“
提到質量這一話題,SEMI公司總經理StefanRaithel補充,標準規范不能全部由行業協會制定。薄膜技術的最大弱點就是不情愿在實質的預競爭環境下好好溝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