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Android與蘋果iOS誰更危險?
隱私泄露一直是備受關注并且最難以解決的問題,隨著3.15的曝光,Android被稱之為最開放的平臺,通過App都可以將用戶隱私竊取并上傳。此外,Android處于水深火熱之中,蘋果iOS這邊也并不風平浪靜。日前有國外的研究機構稱,iOS平臺上的應用程序在風險性和隱私泄漏可能性方面都要高于Android應用程序。那么,兩種手機操作系統,究竟誰更安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43352.htmAndroid,開放下的弊端
Android平臺的開放性是眾所周知的,而事情往往也是利弊均沾的,App夢工廠CTO楊帆表示,Android開放性的利在于兩個方面:從軟件開發商角度看,利于推廣,不但可以發布產品,還可以發布應用商店,甚至是內嵌在自己產品的小應用商店;從用戶角度講,軟件安裝方便,不再局限于應用商店,網頁,存儲卡,包括各種應用,游戲都可以安裝軟件、下載,互相推薦也極為容易;另外,用戶過于頭痛的騷擾電話短信,Android上也有很好的解決方案,而iOS只有越獄后才有權限安裝。
但弊端也是隨之而來,楊帆表示,由于安裝渠道過多,彼此之間惡意競爭,對于開發商而言,推廣成本很多時候并不低。惡意軟件開發商同樣可以方便的發布產品,因此一些山寨甚至仿冒的產品在Android平臺層出不窮,對于普通用戶,分辨難度極大。有很多惡意產品甚至直接修改國內外知名產品,增加惡意代碼后便在論壇或某些軟件商店發布。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過多的低劣產品,用戶上當上多了,可能對一切產品的信任度都會降低,對這一市場發展必然是一種阻礙。對此,Google也開始極力打造Google Play,自己做App推薦。由此可見,平臺開放程度,還要把持住才好,否則物極必反。
如果國內也像國外只集中到幾家Android商店,那么惡意軟件應該會少很多,但現在應該有不少知名產品也在竊取用戶隱私,這些就不僅僅是應用商店的問題了。
當然,Android開放也是一大特色,技術能解決一些問題,但惡意軟件也同樣不缺乏技術,更多還是法律制度的保證。
蘋果iOS,審核嚴格也有漏網之魚
相比Android,蘋果的審核機制更為嚴格,它有一個明確的規范告知開發者什么會被拒掉,但最終的審核還是蘋果App Store的員工,因此凡事涉及到認為,總會有漏網之魚。
App夢工廠CTO楊帆指出,蘋果的審核機制十分嚴格,它有一個明確的規范告知開發者什么會被拒掉,比如有產品試圖取得用戶的手機號,那么在提交的時候都會被其工具直接拒絕,這種違規的應用都不會見到審核員。
而且不單單在審核階段,iOS 6強化了隱私設置,將電話簿,照片夾等的讀取都放到產品在實際調用接口的時候詢問用戶,用戶可以適時判斷,也可以設置中事后關閉。
相比Android,在安裝的時候會有詳細的權限提示,有些用戶不了解會直接安裝,還有一些用戶雖然不愿,為了能夠安裝只能被動接受。Android也有不少第三方的安全應用可以拒掉一些權限,但這些應用畢竟不是系統自身所帶,而且又需要很高的權限,還是有些隱患。
App Store基本不可能存在在用戶不知情偷取手機號的,但確實存在過一些廣告聯盟記錄用戶GPS位置,還曾曝光過有些公司惡意收集用戶的已安裝應用。總的來說,比例很低,GPS一旦請求用戶會得到提示,而且審核員一般也會重點查是否該應用需要GPS;另外,App Store上如果一些應用內購買(IAP),或付費下載,用戶強烈不滿,且能提出合理意見的,蘋果是可以將錢退回的。
最后,楊帆指出,需要強調的是,蘋果的審核雖然很嚴格,而且據說經常內部培訓,但畢竟是由人來操作,漏網之魚也是可能會有的,比如App Store很多人詬病的那個收費歸屬地就是一個例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