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黑總代挾持國產手機業 國包商帶巨大隱患

黑總代挾持國產手機業 國包商帶巨大隱患

——
作者:第一財經日報 時間:2006-07-04 來源: 收藏
 
  編者按

  在消費電子產品制造行業中,沒有哪個產品會比手機更普及,也沒有哪個行業會比手機行業更復雜。因為手機牌照制度的存在,因為高利潤的吸引,造就了這個行業一個又一個灰色地帶。這些“灰色”讓迅速崛起,同時也讓狠狠跌倒。 
 
  2005年4月12日,《第一財經日報》獨家報道了《水貨手機各地明碼標價出售:25%暴利的誘惑》,第一次劍指手機行業灰色地帶,隨后引發一波又一波討伐“黑手機”的聲音。

  8月29日,撰文《第一梯隊均告虧損信產部欲剿黑手機》,搶先預告信產部聯合七大部委打擊“黑手機”的行動,向“黑手機”正式亮劍。

  然而,在這一過程中,已經做大的“黑手機”商也開始為避免經營風險而轉向,又一個新的灰色地帶由此誕生并迅速膨脹。

  他們的名字叫“國包商”。

  國包商一詞,來源于手機的全國總代理,由于“黑手機”泛濫,一些有實力的正規手機省代和地包搖身變成了“黑手機”的全國總代理,這些“黑”總代在業內簡稱國包商

  手機聯盟網董事長付仁龍表示,每天深圳發往全國各地的手機超過10萬部,其中90%都是貼牌手機

 
  黑手機問題集中暴露不到一年,在國內手機市場上,一股新的勢力迅速崛起,很快席卷到整個行業,這個群體就是“國包商”群體,他們,已經成為中國手機市場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國包商一詞,來源于手機的全國總代理,由于“黑手機”泛濫,一些有實力的正規手機省代和地包搖身變成了“黑手機”的全國總代理,這些“黑”總代在業內簡稱國包商。

  這些國包商經營“黑手機”積累了大量資金,在信產部聯合七部委打擊“黑手機”的大環境下,有實力的國包商一方面聯合起來向發改委正式申請牌照,另一方面幫有牌照的企業貼牌生產。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北京、深圳、惠州、廣州四地深入調查后,驚奇地發現,80%以上國產手機廠家都自覺不自覺地加入到貼牌手機行列。而貼牌背后的主導力量就是國包商,隨著其力量的強大,他們和正牌手機廠商關系日漸密切和交融,在某種程度上,對國產手機業是一種挾持。

  國包商的大生意

  深圳——中國手機之都。

  剛剛搬到深圳賽格廣場辦公的李生,從公司落戶賽格那天開始,就沒有一天安寧。隔壁的公司每天都門庭若市,幾乎有一半的來訪者不小心走錯到李生的公司。隔壁的那家通訊公司是一家手機國包商,最后李生不得不在公司門口增加一塊“不賣手機”的告示牌來避免騷擾。

  6月27日,記者來到賽格廣場,坐電梯上樓的時候,看到一位三十多歲的女士一邊打電話,一邊從包里拿出一疊手機入網許可證(下稱“網標”)?!斑@樣吧,你到我的柜臺來拿(網標)?!彼龑χ娫捳f。記者粗略估算了一下,該女士手頭的網標至少有300多個。

  “這些都是國包商,你看到的不過是冰山一角?!笔謾C聯盟網董事長付仁龍表示,每天深圳發往全國各地的手機超過10萬部,其中90%都是貼牌手機。據估計,現在深圳約有國包商700多家,全國的國包商超過1000家,平均每家出10個型號的貼牌產品。

  付仁龍透露,有些國包商越做越大,不僅深入國內三四級城市,而且還將生意做到了東南亞和中東,個別國包商一個月能出貨30多萬部手機,甚至超過國產手機一線品牌的國內出貨量。龐大的資金和渠道網絡平臺的優勢讓國包商將大量貼牌手機帶入市場。

  土壤與產業鏈

  國包商何以能如此迅速發展?

  TCL通訊一位市場負責人透露,很多新拿到牌照的企業其實并不具備相應的生產、研發和渠道網絡能力,借用國包商的資金和網絡成為現階段打開市場的上上之策,同時還可以獲得豐厚的貼牌費。

  付仁龍表示,沒有牌照的生產商和國包商花錢租用牌照,以便自己的手機有資格上市銷售,而牌照持有者也樂得坐收其成。

  據說,一個牌照在深圳市場已經出價過千萬元,但有價無貨。

  “我那時貼托普的牌,一年就給了托普4000萬元?!币晃蝗ツ昴玫脚普盏氖謾C公司董事長陳宇(化名)透露,現在擁有手機牌照的企業多了,貼牌費用也相應下降,目前一個網標的價格在15元至30元之間,工廠貼牌加工費在12元至20元之間。就是這近50元的利潤讓絕大部分國產手機廠家以身試法,也讓國包商有了更加“廣闊”的生存空間。

  “對于國包商來說,技術、采購、生產、銷售、資金都已經齊全,唯獨欠缺牌照(網標)?!鄙钲诘囊患覈坦靖笨偨浝斫?化名)表示。

  在國包商自己的產業鏈上,技術來自于很多小型設計公司。深圳市經緯公司副總裁金燦民透露,深圳有100多家規模在10人左右的手機設計公司,他們最大的本領就是克隆,往往一個手機方案到樣機出來的時間僅需要兩個月。

  為了得到國包商的青睞,他們甚至與原材料供應商和手機生產方結成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這同時也解決了國包商的采購、生產的問題。

  江海還透露,其實除了國產一線陣營中四五家沒有做貼牌外,其他全部跟國包商貼過牌。其中很多是大家熟知的手機品牌。

  巨大隱患

  創維移動相關負責人承認,公司在去年拿到牌照后曾經跟國包商做過一萬部貼牌手機,由于國包商不好控制,結果導致自己的渠道混亂,現在不做了。盡管“完整”的國包商產業鏈的存在給很多設計、制造企業一定的生存空間,但是對于中國的手機產業來說,無疑仍然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一位碟機系手機廠家的高層表示,原來也想學習“黑手機”的速度和靈活,但沒有想到貼牌的結果是質量和服務在廠家這邊很難控制,因此在去年底嘗試了一下也終止了。

  知情人士透露,雖然該碟機系手機廠家在去年號稱國內手機中的一匹黑馬,但企業的資金鏈已經出現嚴重問題,甚至到了倒閉的邊緣。或許嘗試貼牌也是為了緩解資金的壓力。相同的情況也在國產手機一線陣營的廠家(家電系)中出現,該廠家為了緩解資金壓力,快速扭虧,在渠道中實施雙品牌戰略,其中一個子品牌就是專門給國包商貼牌而用。

  記者嘗試與一些手機廠家聯系,得到的結果幾乎同出一轍:每個企業稱為了豐富渠道網絡,所以采取了與國包商合作的方式,但并不是貼牌,所有的手機都是自己生產的。

  陳宇表示,大廠家貼牌基本是“良性貼牌”,手機方案由國包商和廠家共同選定,雖然原材料也是國包商提供,但生產端基本由廠家控制。

  “惡性貼牌就是有牌照的什么也不管,只賣網標和送檢,所有的工作都交給國包商來做。”江海表示,這種貼牌機不僅質量和售后沒有保障,就連網標也會被國包商迅速克隆。

  不過,即便是良性貼牌,也存在一定隱患。業內人士指出,一是出于追求利益,國包商可能會在暢銷機型銷完后,找另一家廠家代工,同時克隆網標,五碼機由此出臺;二是一旦一個廠家給若干個國包商貼牌,其控制力度必然減弱,售后服務難以得到保證。

  “手機廠家很難控制貼牌,只要貼牌就很難避免國包商復制網標?!笔謾C國包商順智數碼公司一位高層表示,直接賣標是違規的,真正敢這樣做的并不多,都是些有背景的公司。

  “五碼機將會逐漸成為國產手機的毒瘤。”希姆通上海公司總經理宮正軍表示,這種現象只會在手機行業利潤還豐厚的時候存在,未來手機行業必然會走向大規模采購和生產,小作坊式的生產必將淘汰。  

 


關鍵詞: 國產手機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