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專題 > 華為VS思科:十年戰爭烽煙再起

華為VS思科:十年戰爭烽煙再起

—— 此消彼長又十年
作者: 時間:2012-12-27 來源:和訊網 收藏

  2003年那場知識產權訴訟之后,依靠自主研發,多產品多領域齊頭并進,與在電信網絡產品市場展開了全方位的競爭。如今,當重新在企業市場上向發起正面挑戰時,對研發的持續投入及在專利方面的成果,也給造成了空前壓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40484.htm

  2011年,華為申請PCT(專利合作條約)專利數量為1831項,排名第三。截至2011年底,華為累計在全球申請專利達47322件,授權23522件,其中國外專利10978件,在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授權專利5415件,PCT申請10650件。

  而思科此時的專利數量,已經不在全球前100名內,即使在美國國內的公司排名中,思科也從2009年時第18位下降到去年的第22位。

  “思科十年前用知識產權來打華為,華為用了四五年的時間在國際專利上就超過了思科,現在華為的研發人員超過了思科的所有員工。”博客網創始人、 互聯網實驗室董事長方興東十年前就關注了那場知識產權之爭,也很清楚雙方十年間的此消彼長。他認為,華為在產品的很多創新方面已經超過了思科,他在《中國 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思科通過創新已經沒法和華為公平競爭了,經濟手段、技術手段已經沒辦法和華為競爭了。”

  不僅是專利和創新能力已經改變,華為也用遠超對手的成長速度拉近了與對方的距離。十年來,華為的銷售收入增長7倍,員工數增長10倍;而思科十年來銷售收入僅增長1倍,員工數也僅增長1倍,而思科的市值也跌破千億美元,僅為高峰期的五分之一左右。

  “如果說十年前華為只是思科的潛在對手,現在兩家基本上是旗鼓相當。”方興東認為,雖然華為在企業市場這一塊還是不能與思科比,但是華為的技術和產品已經完全具備沖擊市場的能力,“華為這種勢頭,如果在美國能夠扎進去的話,思科的領導地位很快就會喪失。”

  事實上,這些年思科一直把華為當作最可怕的對手,即使在公開場合也對此直言不諱。早在2007年4月,談到競爭對手時,錢伯斯就將華為與谷歌、 微軟和阿爾卡特并列。2010年3月,錢伯斯一個記者招待會上回答關于競爭對手的問題,他依然回答是華為,并連續強調三遍。2012年4月,錢伯斯在接受 《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采訪時,稱華為是比HP、Juniper更大的競爭對手,并指責華為“不按規則出牌,剽竊知識產權,網絡安全得不到保障”。

  就在錢伯斯不斷強調華為是其最強大的競爭對手時,思科卻深陷利潤下滑的泥沼。2011年2月9日,思科財報表明,該公司的毛利率已經連續四個季 度呈現萎縮。2011財年第二季度的業績報告顯示,思科凈利潤下挫18%;同期,與思科核心業務相競爭的瞻博網絡,凈利潤同比增長31%。2011年,思 科不得已裁員6500人,減少了每年10億美元的支出。今年7月23日,思科再次裁員1300人。

  在方興東看來,思科2009年以來的收入大幅度下滑,主要是因為戰略上走了彎路。“思科這些年最大的轉變就是怎么跟進互聯網,他想進入互聯網服 務,過去幾年在互聯網的服務和消費領域里面,信誓旦旦要跟別人競爭,但是幾年下來花了很多錢卻沒有什么突破,反而在原來領域的創新方面失去了核心競爭 力。”方興東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幾年美國出現很多高科技公司,但思科卻明顯進入一個向下走的階段,沒有跟上產業的更新換代。”

  然而,十年前那個還夠不上思科對手級別的中國公司華為,今年上半年的銷售收入達1027億元(約合162億美元),超越愛立信成為全球銷售額第 一的電信設備制造商,成為思科眼下最強勁的競爭對手。當年那個一心想博得北美市場歡心的華為,去年在這個市場上收獲了13億美金,而2010年只有7.6 億美元。當下歐美各國正在大力推進的新—代無線通信技術LTE中,華為持有15%以上的基本專利,華為通過低價策略打入高清視頻會議系統領域后,也將直接 威脅到在這一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的思科。

  北美市場是思科的戰略重鎮,為思科貢獻了60%的收入。如今,這個雄心勃勃的中國對手試圖破門而入,思科又將如何應對?這兩個宿敵間的十年戰爭正在延續,過程與結果均令外界備加關注。



關鍵詞: 華為 思科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