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卡黃金十年 政策給力產業躍升
2002年到2012年,是我國智能卡產業從小到大快速發展的十年,是智能卡市場不斷擴大、應用日益豐富的十年,也是智能卡技術升級和進一步成熟的十年。十年中,以大唐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一批企業形成了中國力量,從設計、制造、封裝到發卡的一個完整產業生態已經建立。智能卡市場已經成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第二大應用,其蓬勃發展之勢,與政府在引導產業、營造市場、培育企業上的諸多措施息息相關。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40423.htm引導產業 政策先行
多年來,我國政府一直將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放在戰略的高度來部署和實施。國務院先后頒布了《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國發(2000)18號文件](簡稱“18號文件”)及《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國發〔2011〕4號](簡稱“4號文件”),從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知識產權、市場等幾個方面對軟件和集成電路企業提供了相當的政策支持,為優化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環境、提高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培育一批有實力和影響力的行業領先企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為集成電路設計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據中國信息產業商會智能卡專業委員會對規模以上的會員單位及其他產業部門的調查分析,IC卡行業在2011年全年實現銷售收入約90億元,增長11%左右,銷售數量達24.3億張,比上年增長13%以上,創歷史新高。IC卡讀寫機具全年銷售收入約65億元,其他產品配套(不含軟件系統)全年銷售收入約74億元,以上合計銷售約為229億元,較上年度增加18%,產業規模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預計未來3年,中國IC卡行業有望以14%左右的速度增長。
目前,在智能卡領域中,大唐微電子、中電華大、上海華虹、北京同方、國民技術、上海復旦微電子等企業已經成為該領域的主流企業。大唐微電子總經理王鵬飛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唐微電子自成立以來,得到了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科技部等部委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一直積極參與國家重大科技計劃項目的實施,成功完成核高基專項、863計劃、集成電路設計專項等多項重大科研項目,至今共實施國家及地方各級政府項目80余項。”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相關政策支持下,大唐微電子公司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并多次獲得“中國十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稱號。
“面對二代身份證、金融社保卡和金融IC卡的巨大市場,我們在打造集成電路設計國家隊的信念下,不斷加強技術研發,打破國外技術封鎖,不僅推動了企業自身的發展,更帶動了設計、制造、封裝整個產業鏈上下游的發展。”王鵬飛說。
營造市場 形成推手
在出臺產業發展政策之外,為國內智能卡企業營造市場、創造應用環境,是政府對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更為有力的支撐。目前,IC卡已在我國電信、社會保障、公安、稅務、交通、建設及公用事業、衛生、石油石化、組織機構代碼管理等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發卡總量達80億張。IC卡的廣泛應用對提高各行業及各級政府部門的現代化管理水平、方便百姓生活、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進程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電信行業始終是我國IC卡應用的最大市場,總發卡量已達到60億張,占我國IC卡發行總量的75%左右。SIM卡的功能也從單一的通話身份鑒權認證和短信功能發展到多元化業務,成為支持各種移動增值服務的公共應用平臺,同時不斷加強運營商與手機用戶間的雙向安全認證機制。
公安行業采用非接觸式IC卡換發第二代居民身份證,二代身份證所用的芯片、模塊、IC卡、各類讀卡機具及應用系統完全由國內信息產業界自主研發和提供,有效保證了換證工作的順利實施和二代身份證的安全使用。截至2011年年底,二代身份證換發累計達到10億張。
建設事業IC卡已被廣泛應用到城市交通、市政公用、居民社區數字化建設以及燃氣、自來水、供暖、路橋收費、停車場管理、公園景點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
在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業,社會保障卡應用在制定規劃、規范標準和應用管理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制定了《社會保障(個人)卡規范》和《社會保障(個人)卡安全要求》;開展了社會保障(個人)卡COS檢測、社會保障(個人)卡讀寫器檢測工作;建立起全國統一的三級社會保障卡密鑰管理體系;制定了《社會保障卡發行注冊流程》、《社會保障卡密鑰申領流程》、《社會保障PSAM卡申領流程》、《社會保障卡通用測試流程》等4項工作流程,制定了《社會保障卡應用國產算法實施計劃》。截至2011年年底,社保卡累計發卡量不到1.9億張,滲透率不足14%。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規劃,到2015年,社保卡有望達到8億張,因此未來社保卡會有比較大的增長。
此外,石油石化行業、衛生系統、旅游行業和國家質檢部門也在推動智能卡的行業應用。
培育企業 做大做強
在智能卡領域,大唐微電子作為專用集成電路設計領域領軍企業之一,是伴隨產業發展企業自身不斷壯大的典型。
大唐微電子出生在電信行業,上世紀90年代,就設計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一枚公用電話IC卡。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大唐微電子不僅取得了巨大的市場和產品成功,還形成了強大的智能卡IC研發能力,擁有國內領先的智能卡IC研發隊伍和成熟的產業化經驗。作為目前全球智能卡領域中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智能卡企業之一,同時也是國內設計水平和工藝水平領先的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之一,大唐微電子已成為國內唯一一家能夠同時在芯片級、模塊級、卡片級向客戶提供全方位產品、服務與解決方案的企業,在智能卡領域擁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近年來,大唐微電子在產業鏈的建設上已開始從產品技術提供商向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基于自己的核心產品,發揮其技術上的優勢,進入那些準入門檻高的市場。“利用大唐的品牌和行業關系,我們在為客戶提供更多的服務,集中推出了金融IC卡芯片解決方案、金融社保卡芯片解決方案、移動支付解決方案等整體解決方案,擁有電信智能卡、金融卡、電子證卡、非卡類業務解決方案等整體解決方案,從而創造更多的價值。”王鵬飛說,“總之,我們向整體解決方案轉型的內涵包括:從產品提供商轉型到服務提供商、從技術導向轉型為客戶導向、從單一產品轉型到系統集成。”
過去針對電信市場,大唐微電子除流片外包以外,其他所有的環節全部自給自足,這既有發展初期國內產業環境不完善的起因,也是后來應對價格戰的無奈之舉。面對新興的金融市場,大唐微電子首倡合作共贏的戰略,在競合的背景下,以開放的姿態和心態充分加強合作,整合和調動各種資源。“通過合作共贏的策略,可以把主要的資源投入到研發和解決方案領域,而我們可專心去成為最專業的、最好的卡安全芯片廠商。”王鵬飛說。
產業升級 仍需助力
面向未來,我國集成電路的產業升級還需要政策的持續助力,需要把集成電路產業繼續當作國家實現跨越式增長的支柱產業,在政策支持、人才建設、產業布局以及重點應用推動方面有所作為。
在政策制定上,目前后續政策需要明確,4號文件的細則還需要進一步落地。在人才建設上,國內的集成電路人才十分欠缺,國內高校對集成電路人才的培養水平還有待提高,企業在人才培養上需要付出比較高的時間成本。在集成電路的產業布局上,依然要總體考慮,集成電路企業發展需要有一定的產業聚集度,才能夠形成產業優勢,目前東部三大區——北京、上海、深圳的集成電路產業鏈集中,具有明顯優勢,不需要遍地開花重復建設。同時,可以把產業鏈后端的封裝測試等環節放在中西部,以便降低成本。
金融磁條卡向智能卡的遷移是我國智能卡企業希冀參與的下一個關鍵應用。我國一些智能卡企業如大唐微電子在金融智能卡關鍵的芯片安全技術上的綜合實力已可以比肩國際芯片設計企業,但一些國際企業已經在歐洲等地有了多年的市場經驗,所以國內企業在產品的市場化方面還比較稚嫩。這一方面需要通過政府示范工程等項目,結合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建設以及物聯網和智慧城市建設,在市場上給國內企業更多試驗的機會,促進產品成熟。另一方面,在金融智能卡的技術、產業規范上,也需要政府和相關部門牽頭,推出中國自己的標準,掌握產業的話語權。
回望我國智能卡十年發展,從電信卡到第二代身份證、從社會保障卡到廣泛的行業應用再到當前的金融智能卡,在政府的推動引導下,我國智能卡行業穩步增長,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