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市場分析 > TCL手機恐難逃出局命運:市場空間微乎其微

TCL手機恐難逃出局命運:市場空間微乎其微

—— 強調品牌塑造只是營銷噱頭
作者: 時間:2012-12-19 來源:電子信息產業網 收藏

  前三季度凈利大幅受挫的通訊近日高調宣布,要重新塑造年輕、時尚、進取和國際化的品牌形象。對于此舉,業界表示質疑, 通訊產品海外市場需求萎縮而轉向國內市場,殊不知國內智能機早已是一片紅海。靠品牌定位造噱頭的通訊國內發展前景暗淡。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40268.htm

  強調品牌塑造只是營銷噱頭

  TCL通訊在品牌發布會上推出了以“JOY、STAR、PLAY、YOU”命名的4個系列的12款產品,包括四核CPU、輕薄型、大屏等產品,有望于明年1月15日上市,售價尚未公布。

  從TCL通訊推出的這些產品來看,已經毫無新意。目前國內市場上已經大量充斥著配備四核CPU、號稱“全球最薄”以及超大顯示屏等符號的智能,不僅有三星電子等國際巨頭,還有聯想、華為、中興通訊等本土廠商,更有小米等互聯網企業的產品。在這種四面夾擊中,TCL產品本身毫無競爭優勢,想要在如此飽和的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很難。

  事實上,對品牌的強調只是TCL通訊轉向國內市場尋求增長點的一個噱頭。國內智能市場呈現高速發展狀態,國產手機廠商在智能手機的配置和價格的競爭中也早已殺紅了眼,硬件配置與外觀設計上都已不輸洋品牌,然而同質化現象卻日益嚴重。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后來者,TCL通訊已無力與各路手機廠商爭奪,只能打出強化品牌的旗號。

  據悉,今年前三個季度,TCL通訊實現凈利潤1459萬元,同比下降了97.1%之多,這意味著其離虧損只差一步。

  市場搶食空間已經微乎其微

  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TCL通訊是后來者。此前,該公司在2004年收購了法國老牌手機廠商阿爾卡特,長期專注于海外市場,但近年來歐美市場不景氣,需求量出現大幅下降。去年12月,借國內3G用戶激增和智能手機迅速普及的影響,TCL通訊攜阿爾卡特手機品牌“回歸”國內市場。

  不過,記者在走訪手機電子賣場時發現,阿爾卡特手機已經基本不見蹤影,TCL智能手機在售機型也比較少,某賣場一位王姓銷售人員一聽到記者詢問TCL手機時,熱情頓時全無,指了指角落里一個柜臺,“您自己看吧,TCL、海爾、長虹什么的都在那里”。由此,TCL品牌的窘境可見一斑。此外,TCL通訊與互聯網企業360高調合作的“阿爾卡特AK47”手機也出現“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況,市場表現不佳,甚至有觀察人士預測,阿爾卡特將再次退出中國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TCL通訊曾借力阿爾卡特品牌在海外市場的良好表現躍居全球第七大移動終端廠商,而如今在各大研究機構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上,早就不見了TCL通訊的影子。當下的智能手機市場,前有三星電子和蘋果這兩大巨頭鯨吞行業90%以上的利潤,后有以“中華酷聯”為代表的本土廠商牢牢占據國內千元智能手機陣地,再加上諾基亞、黑莓、索尼等國際品牌也垂涎于國內智能機市場,不難看出,可供TCL通訊搶食的市場份額已經微乎其微,其欲打開國內市場的難度自然不言而喻。

  未來家電廠商或將大幅撤退

  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使手機制造的門檻越來越低,再加上系統的開放性,很多原本重心不在手機或者和手機沒有關聯的廠商也開始紛紛進駐智能手機市場,而包括TCL、海爾、康佳、長虹等在內的傳統家電廠商正是其代表。TCL、海爾、海信、康佳、廈華、長虹等大批家電企業紛紛推出了各自的手機、電腦、數碼攝像機等產品,力圖拓寬企業產業鏈。

  家電廠商涉足移動智能終端領域,是看中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仍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同時想借助自己在家電方面的生產線及渠道優勢,從智能機市場分一杯羹,但它們在手機競爭中并不占據優勢。國產智能手機看似華麗的銷售數字的背后是盈利艱難的事實,即增量不增收。況且,這些家電廠商的手機品牌普遍缺乏認知度與影響力,同時在產品的研發、創新以及宣傳推廣方面都存在缺陷與不足。

  業界某資深專家表示,家電廠商與互聯網企業一樣,懷著投機心理涉水智能手機業務,如不加強“內功”修煉終將難以持續。預計2013年上半年國產手機可能會掀起新一輪的大洗牌,屆時一大批“內功”不足的家電廠商或將被掃地出局。

  記者手記

  TCL:難圓的手機夢

  手機,一直是老牌家電廠商TCL難以割舍的情結。在過去的十幾年中,TCL手機經歷了幾度沉浮。

  2001年,TCL率先在手機市場崛起,當年實現了銷售收入30億元的不俗成績。隨后2002年下半年,TCL 3188鑲鉆翻蓋手機橫空出世,TCL集團甚至不惜花重金聘請金喜善做產品代言,市場目標主打女性用戶群。

  不過好景不長, 2004年國產手機開始走上下坡路,洋品牌強勢切入國內手機市場,TCL因缺乏核心技術競爭力和完善的產品布局而陷入虧損泥潭,2005年該公司手機虧損達8億元。

  沉寂兩年后,TCL手機卷土重來,但發展重點放在了海外市場。而在蘋果用iPhone引爆智能手機大浪潮之際,TCL更顯得有些措手不及再度受挫。借力開放性的系統,TCL又一次踏進國內智能手機紅海,但此時的勝算已經很小。

  其實,早在功能機時代,TCL的手機業務就沒能夠打下牢固的產品基礎和市場基礎。核心專利技術的缺乏使其始終處在產業鏈的低端,手機業務的好壞只能依賴產業發展的大環境,而這恰恰是難以持久的。

  進入移動互聯時代,以TCL為代表的家電廠商力圖在電視機、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之間實現互聯互通及多屏轉換。但是,TCL未來如若不轉變思路,實現產品差異化發展,在產品質量精細化上好好下一番功夫的話,它所懷揣的手機夢也將永遠只是個夢。



關鍵詞: TCL 手機 Android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