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進入R12周期 多項熱點將寫入標準
據估計,移動數據業務每年增長一倍,在后續5年將增長40倍,相對于2009年,移動數據業務到2020年將增長1000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39864.htm今年年底,3GPP R11標準版本基本做完,增強版本R12的研究已經在3個月前開始,從2012年9月到2014年6月,將是R12標準版本的關鍵技術研究和標準制定周期,作為主流的4G標準,TD-LTE的R12研究是中國吸引世界通信界關注的焦點。日前,由3GPP、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TD產業聯盟共同主辦的“3GPP技術標準——中國峰會”的召開,引起了高度重視,來自國際通信組織、政府相關主管部門、運營商、科研院所、TD產業聯盟各成員單位、相關媒體等單位和機構的領導和專家超過兩百人齊聚一堂?! ?GPP TSG-SA組、CT組、TF160組、GERAN組、RAN組等各工作組主席或副主席出席了本次會議,詳細介紹各工作組的工作內容和進展,并對本領域下一步標準演進的方向進行分析。中國通信業的標準專家也介紹了中國移動通信業對標準演進的需求和建議,來自大唐無線移動創新中心的孫韶輝代表CCSA講述了TD-LTE在R12上的關鍵技術研究和標準化準備。
后LTE-Advanced面臨挑戰
多種接入技術和多層網絡共同部署帶來挑戰,需要采用更為智能的網絡技術解決方案降低網絡部署費用。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終端的快速增長,移動數據業務在中國正呈現出爆炸性增長的勢頭。據估計,移動數據業務每年增長一倍,在后續5年將增長40倍,相對于2009年,移動數據業務到2020年將增長1000倍。要滿足這種爆發式的增長,對移動通信來說,就需要比目前高5到10倍的頻譜資源,同時在頻譜效率上增長2到3倍,小區的部署更加密集,大約需要比目前的密集度提高30到100倍。
“到目前為止,大約70%的移動數據業務發生在家庭或辦公室的室內環境,在未來這個比例將可能達到90%甚至更高。因此,室內/小小區覆蓋的解決方案將成為未來移動通信的核心。”孫韶輝說。
R12版本的應用是LTE-Advanced已經發展到一定時期的增強,在這個“后LTE-Advanced時代”所面臨的挑戰目前已經能夠大致看出:低頻段頻譜資源缺乏,大部分適用于移動通信的低頻段頻譜資源已經被使用(例如:低于3.0GHz頻段),為應對未來移動寬帶(MBB)業務的發展,使用高頻段的頻譜資源成為現實的需求。同時海量的機器類型(MTC)終端出現,機器類型終端將在無線通信網絡中大量應用;海量機器類型終端對網絡設計、部署方式和性能都帶來重要影響。
大量密集的設備帶來綠色節能通信的需求。通過節能手段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已經成為對移動通信網絡設計的重要需求,在通信標準制定和各種方案設計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綠色節能的需求。而且網絡部署和運營的復雜性能提高,費用不斷攀升。多種接入技術和多層網絡共同部署帶來的挑戰,需要采用更為智能的網絡技術解決方案降低網絡部署費用。
應對上述這些挑戰也是R12標準的制定目標。
一方面要研究和制定提升室內、熱點場景性能的優化設計方案,應對移動寬帶數據業務的爆炸性增長。一是進一步提升頻譜效率,特別是提升室內、熱點場景下的容量;二是優化異構網絡中密集部署低功率節點場景情況的網絡性能;三是在移動通信網絡中充分利用更高頻段的頻譜資源(例如3.5GHz頻段)。
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增強現有網絡的性能。一是實現更為靈活、智能和高效的網絡部署,二是進一步優化、提升網絡和終端傳輸小數據業務和應用的性能(如智能終端和MTC終端的數據傳輸業務);三是提供支持多種接入技術協作傳輸的方案,有效提升多網絡業務分流的性能;四是進一步增強多天線技術,實現覆蓋和容量的提升;五是增強網絡在高速移動場景中的性能;六是實現更高效的網絡節能技術方案。
多項熱點技術擬納入R12
未來無線移動通信數據業務的爆炸性增長,將進一步提升網絡在熱點、室內場景下的性能,并成為LTE R12標準化的重要方向。
據有關人士透露,R12涉及的主要方向在本月會初步確定,而多個熱點技術會納入R12標準中。
熱點和室內增強技術(LTE-Hi)是熱點之一。這也是目前業界討論比較多的技術。該技術基于LTE/LTE-A標準之上,針對短距離覆蓋,實現更高的數據傳輸和更簡化的網絡架構設計,其特點是高頻段、大帶寬、更好的性能,更好地滿足室內場景的業務傳輸。室內部署場景的小覆蓋和低移動性使得高頻段頻譜可用于支撐移動寬帶業務發展,而且小覆蓋和高頻譜穿透性差的特點使得頻譜資源重用性更高,LTE-Hi與宏蜂窩的異頻段組網將有利于減少系統干擾和提升傳輸性能,采用高頻段頻譜可使用200MHz及以上的更大帶寬。
LTE-Hi在物理層面、空口高層以及網絡架構方面都可以進行增強,例如在空口高層,可以對小基站的信令和過程優化設計,使異構網絡移動性增強,還有基于LTE-Hi的SON增強技術。
有源天線形態的多天線技術增強是熱點之二。從單流波束賦形到雙流波束賦形,再到3D波束賦形,TD在天線技術上的創新還在繼續。在R11版本中,對有源天線形態下的3D波束賦形技術已經進行了初步討論(3D beamforming),也在R11的RAN4工作組中開展了基于有源天線的基站RF的EMC研究項目。3D beamforming通過終端專用的天線下傾聚焦可有效地提升接收信號的信噪比,進一步減少小區內和小區間的干擾。據初步評估,3D波束賦形在小區平均頻譜效率上有11%-18%的增長,在小區邊緣頻譜效率上,有30%到36%的增長。
機器間通信(MTC)技術增強是熱點之三。基于LTE的低成本MTC終端研究工作,將繼續R11對減少MTC終端成本技術研究,用于MTC的低傳輸速率的終端類型研究,對低成本MTC終端的覆蓋增強技術研究。在R12中針對MTC應用的網絡優化設計。
將移動中繼標準化是熱點之四。移動中繼是針對時速超過200公里的高速鐵路提出的,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也在快速部署高鐵,中國的高鐵線路很快將超過1萬公里,運載旅客量也在急速上升,因此對移動中繼提出了潛在的需求。在R10版本的中繼標準化工作集中在固定中繼類型,R11開展了面向高速移動環境的移動中繼技術研究項目,主要的挑戰是在高速移動環境中的無縫切換。
LTE-WLAN互操作技術增強是熱點之五。基于無線接入網側的LTE-WLAN互操作增強的可行性方案,進一步優化蜂窩系統業務分流的可行性,提升WLAN網絡的使用效率,提升終端用戶對移動互聯網業務的體驗。需要標準化的內容包括:明確LTE-WLAN互操作的應用場景和機制,WLAN的發現機制,網絡選擇策略,無線資源的優化方案,信令優化設計等。
為了應對未來無線移動通信數據業務的爆炸性增長,進一步提升網絡在熱點、室內場景下的性能,特別是在高頻段頻譜中應用的性能,成為LTE R12標準化的重要方向。“3GPP R12的標準化應該集中在LTE-Hi、3D波束賦形、機器間通信增強、移動中繼、覆蓋增強、最小化路測增強、自組織自優化的優化、網絡節能和LTE-WLAN互操作增強等領域。”孫韶輝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