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入逆天?OCZ Agility4 256G SSD
2011年12月,OCZ發布新一代旗艦級產品Agility 3,采用SF主控,總體性能表現得到當時用戶的肯定。OCZ收購了主控提供商Indilinx后,就推出定位中高端市場的Vertex4,緊接著就是這款采用Indilinx主控的Agility4。從命名上看,Agility4應該是Agility 3的繼承者,但從硬件、性能上看,Agility4更像是Vertex4系列的低配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39801.htm由于某些原因,PConline評測收到這款產品的時間較晚,今天就為大家送上Agility4 256G的評測,聽說Agility4的寫入超過讀取?這在其他品牌的SSD中很少見,讓我們一起看個究竟吧。
OCZ Agility4 256G概況介紹:

OCZ Agility4與上一代產品外觀差別不大,但別被蒙蔽了眼睛,兩款產品內在大不相同,從這點上看出OCZ產品線稍有點混亂,不熟悉的用戶很容易搞混。如果說采用OCZ Vertex4的推出是對Indilinx主控的探索過程,那OCZ Agility4的出現表明了OCZ創建自家主控的決心。

產品的背面
本次送測的OCZ Agility4容量為256G,此外還64G、128G、512G三個容量規格,采用標準的2.5寸設計,厚度延續了9.3mm設計,與主流7mm厚度不相稱,OCZ要努力跟進了!其平均故障間隔時間200萬小時,空閑功耗1.3W,讀寫功耗2.5W,適合于個人PC用戶使用。

SATA 3.0接口特寫

PCB板尾側的mSATA接口
接口上,采用了正反面雙接口,一側為標準的SATA3.0(6Gbps)接口,PCB板的尾側采用的則是mSATA接口(要拆開才能看到)。這樣的PCB板設計業界尚屬首次,OCZ總是敢為人先,充滿創意,但是這樣的設計有沒有實用性呢?有待用戶檢驗!

硬盤的標簽
從OCZ Agility4的標簽看,我們能夠看到產品的序號及規格標準。AGT4是該系列的簡寫,25SAT3表示2.5吋SATA3接口,容量為256G。通過各種電子產品資格驗證,產自臺灣,這款產品提供三年質保。
OCZ Agility4 256G拆解賞析:

拆解后全貌


正面與反面PCB板
拆開后,我們可以看到Agility4使用的是自主主控Indilinx Everest 2,我們從Vertex4評測中得知該主控綜合讀寫的能力十分強悍。PCB的正面有8顆粒閃存與1顆緩存芯片圍繞在主控的身旁,背面還有8顆閃存與1顆緩存芯片,這樣設計風格與Vertex4頗有類似之處。

主控芯片
這就是Agility4的自主主控Indilinx Everest 2,型號為IDX400M00-BC,是一顆400MHz頻率的雙核心控制器,支持SATA 6Gbps接口規范。OCZ宣稱其高度優化的系統架構綜合了高度并行、管線化硬件設計與極度高效的數據管理算法,可在任何工作負載、數據類型、IO模式下取得超高速度,數據訪問延遲幾乎為零。

閃存芯片
從上圖可以看到,Agility4采用的是美光原廠顆粒,序列號尾部的A代表異步顆粒,B則代表同步顆粒。美光顆粒是目前采用最廣的顆粒種類,高效的體質以及穩定性值得肯定。

緩存芯片
緩存芯片是來自韓國海力士(Hynix),具體型號為H5TQ2G63BFR-H9C,正反兩面各1顆,單粒容量為256MB,組成512MB的緩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