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標準出臺 寬帶速率都說“普通話”
未來,評價“真假寬帶”將有規可循。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39742.htm11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發展司在北京舉行“寬帶測速標準推廣宣講會”,正式出臺通信行業標準《寬帶速率測試方法 固定寬帶接入》和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標準《寬帶速率測試方法 用戶上網體驗》。
兩大標準統一規范了寬帶測速的技術指標、參數公式、性能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等。
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發展司副司長陳家春表示:“提高網速、改善用戶上網體驗是今年寬帶普及提速工程的重中之重,定標準、立規矩是保障工程中寬帶提速目標實現的重要手段。兩個標準的出臺為規范網速的測試手段、實現行業的自律、他律奠定了統一、規范的基礎。”
寬帶測速標準出臺
最近一年來,質疑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寬帶是“假寬帶”的聲音持續不斷,評價依據來源于第三方測試工具的測試結果。
然而,由于影響用戶上網速率的主要因素不僅僅是寬帶網絡的帶寬,還包括個人電腦的配置、網站的系統配置、網站的連接帶寬等多種因素,這些評測結果并不能公正地反映運營商寬帶的質量。
為了給寬帶速率一個更為公正的評判標準,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部電信研究院、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典型互聯網企業以及國內科研機構,依托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制定了一系列《寬帶測速標準》。本次出臺的兩項標準包括“固定寬帶接入”和“用戶上網體驗”。
其中,固定寬帶接入標準對用戶測速時的電腦配置和網絡環境進行了詳細的規定。例如,電腦CPU主頻至少1GHz,內存至少為1G。
更重要的是,固定寬帶接入標準對第三方廠商提供的測速軟件以及測速平臺的位置進行了規定。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標準化研究所副所長敖力介紹,在固定寬帶接入測速標準中,將固定寬帶接入速率定義為從寬帶接入服務運營商的寬帶業務接入點BRAS到用戶終端這一段鏈路上的信息傳送速率。
因此,第三方測速軟件提供商應將寬帶接入速率測試平臺放置在BRAS處。
用戶上網體驗測試標準則面向CP/SP和運營商/第三方機構測試用戶使用他們提供業務的體驗。敖力說,目前該標準主要規定了用戶最為經常使用的三大業務——上網瀏覽、網絡視頻和網絡下載。
明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還將出臺《移動寬帶接入》測速標準。
已開展測試
目前,寬帶測速標準得到了電信企業和互聯網企業的積極響應。據介紹,三家電信運營商按照《寬帶速率測試方法 固定寬帶接入》標準正在改造測速系統,中國電信已完成全國31個省區市的寬帶測速系統升級,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計劃年底完成各省公司測速系統的建設與升級。
出席會議的三大運營商代表表示,將從三個方面出發提升用戶上網體驗。其一,大力推進寬帶網絡的建設;其二,加大業務套餐優惠力度;其三,提升服務滿意度,縮短網絡開通率時間并持續降低網絡故障率。
騰訊、搜狐、網易、奇虎360、優酷、藍汛、網宿、酷6等8家典型互聯網企業則已經按照《寬帶速率測試方法 用戶上網體驗》開展了為期6個月的測速技術試驗。
藍汛(ChinaCache)代表表示,將全力支持寬帶測速標準,擴建藍汛CC Index“智能感知網絡”平臺,為網絡做體檢、幫助用戶改善上網體驗。據了解,藍汛搭建的互聯網測速平臺CC Index,提供互聯網全網不同時間不同區域的網絡測速數據。
酷六、優酷以及搜狐等視頻網站的代表則表示,他們將會進一步提升入口帶寬,新建數據中心,持續提升用戶觀看網絡視頻的體驗。
助力寬帶普及提速工程
今年3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啟動“寬帶普及提速工程”。目標定為,增強寬帶接入能力,新增光纖到戶覆蓋家庭超過3500萬戶;提升固定寬帶用戶的接入速率,使用4M及以上寬帶接入產品的用戶超過50%,降低單位帶寬價格;提高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新增固定寬帶接入家庭超過2000萬戶;擴大公共熱點區域無線局域網覆蓋規模;寬帶應用進一步推廣和普及。
陳家春表示,截至10月底,寬帶普及提速工程各項指標完成情況良好。在寬帶接入能力上,新增光纖到戶覆蓋家庭超過3900萬戶,提前超額完成了全年3500萬戶的目標任務,全國光纖到戶覆蓋家庭累計已達8400萬戶;在寬帶速率提升上,使用4兆及以上帶寬產品的用戶比例已經達到了61%,超過全年50%目標任務11個百分點,比2011年底提高了21個百分點;在寬帶用戶發展上,新增固定寬帶接入互聯網家庭超過1800萬戶,達到了全年2000萬戶目標任務的90%,預計到年底可順利完成預期目標。
對于下一步寬帶測速的主要工作,陳家春指出,一是抓緊研究建立統一的、覆蓋全國的寬帶網速測試與分析系統的可行方案,基于統一標準充分利用和整合企業、機構的既有測速資源,強化數據的綜合分析、準確性驗證以及統一發布環節,為用戶提供測速工具,為部和各省通信管理局提供網速監測分析手段。二是積極探索建立寬帶測速的長效管理機制,支持企業和機構建立寬帶發展聯盟,加強溝通交流、企業自律和科普宣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