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云計算 醫療科技革命現曙光
當云計算技術革新進入醫療業時,遇到了比其他行業更多的阻力,但各種新的云技術支撐的醫療應用和產品在逐漸涌現,給醫院、患者、普通用戶健康管理帶來的好處也正在加倍顯現。未來,醫療業整個商業模式應該是倒置的:基于每一位用戶的個性化數據,實現健康管理服務為主、醫療為輔;實現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藥品、健康器材乃至食品的生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39467.htm云計算作為IT產業的革命性發展趨勢已經不可逆轉,并逐步成為一個領域、一個產業、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的基礎設施之一,規模宏大、市場前景廣闊,對于電子政務、醫療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以及智慧城市,云計算將是其實現的最基本的前提。
而未來,其對全社會各行業、各部門將加速滲透和擴張,改變傳統的產銷模式,帶來創新商業模式,直接影響沖擊傳統產業的發展。而其中與更普遍用戶最息息相關的,莫過于醫療行業。資料顯示,由于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大、不良生活習慣等原因,全球約有75%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并且亞健康人群數量正在持續增長。此外,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2011年,中國85%的死亡人口均死于慢性病,是發達國家的4倍以上。不僅如此,中國老年人數量已超過1.85億,占全國人口數量的12.8%,是全世界唯一一個老年人口過億的國家。隨著亞健康、慢性病和人口老齡化等問題日益加劇,政府及個人醫療費用持續快速增長,醫療健康問題已經成為復雜的挑戰。
打破醫院信息孤島
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認為,醫療健康問題是一個全球性的熱點問題,正在引起政府、社會和個人的廣泛關注。社會各界正在面臨著醫療費用持續上升、慢性病、亞健康人群快速增加且呈現年輕化的趨勢、老齡化社會的來臨等一系列的挑戰,而對于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辦法和專業化的健康管理產品與服務充滿著期待。而隨著云計算、物聯網、互聯網、傳感器技術的發展,通過商業模式創新構造“健康云”服務平臺,使老百姓無時無刻、無處不在地享受優質的醫療資源和健康管理服務成為可能。
當然,醫療業的科技革命比其他行業似乎更為復雜,醫院的特殊性帶來資源互通的困難、對IT系統安全性的高度要求、病人隱私問題、等等,使得云計算在這個領域的進展遇到不小的阻力。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信息中心主任馬靖翔之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雖然云計算作為熱點已經談了兩三年,但很多醫院對這個技術主要還是在觀望。云計算從宏觀到微觀來看,進入醫院的業務網的話,第一條的要求就是穩定,再就是安全。所以雖然醫院都知道云計算的一些優點,但考慮到業務網的連續性,都很謹慎。比如像虛擬存儲,這也是“云”的一種方式,它可以最大限度的擴充服務器的容量,但是業務平臺已經在先了,如果要對平臺進行虛擬改造的話,就有可能和現有的底層軟件產生沖突,那就非常危險。一旦沖突了,全院也就面臨癱瘓。醫院如果不能正常運轉的話,這就是一個社會問題。所以,當引入一個新技術的時候,醫院都非常謹慎,千萬不能碰底層軟件。但在醫院的其它的非核心技術運用上還是可以的,比如說用OA系統上,或者是其它孤立的軟件上。馬靖翔表示,醫院的IT架構大部分分為兩個網或者三個網,主干業務網的外網從物理上是隔開的,它本身自己是個封閉的網。從云計算來說,它屬于“私有云”的范疇,這樣就保證了它不太容易受病毒襲擊。現在大部分的醫院都采用物理隔離的方法。但是隨著技術不斷的更新和應用,現在衛生部提出了“電子病歷”、“健康檔案”的提法。現在醫保和衛生局都向醫院要數據,而且提出數據共享,互聯互通,遇到很多困難。如果互聯互通,那么內網和外網就必定要連接。特別像健康檔案,它是必須要與互聯網相連的,安全性的問題馬上就迫在眉睫了。所以,要實現這一點的話,醫院要有一個統一的平臺。
原來醫院都是國家撥款的,后來醫院進入市場,都是自己掙錢,那么病人就是醫院的資源,如果把這些資源放開的話,這些資源就很可能流失,醫院怎么辦?馬靖翔認為,這對于資源共享是個壁壘,要打破幾乎只能靠政府的力量,而且具體的配套政策得下來,否則這事就會比較亂。當然,從大的方向來說,資源共享是趨勢。首先要打破醫院內部的“信息孤島”。信息孤島現象在目前醫院信息化建設中普遍存在。各個系統不能有效的打通成了難題。建立一個統一的平臺,那么一切就都好辦了。所有的“孤島”都可以和平臺建立接口,每個孤島里的信息都可以連接到平臺上,到統一的數據庫里,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所以,如果真的是實現醫院之間互聯互通的話,首先是要建立一個醫院的統一的平臺,很多老牌三甲醫院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如果沒有一個統一的平臺,就不能和外界互聯互通。而且這個平臺越新醫院信息化就越容易建立,越是老醫院牽涉的流程就越多,也就越復雜。
醫療云應用興起
包括上文中所提到,目前醫療信息化建設正面臨一系列困境:信息孤島現象嚴重,資源利用率低,醫院管理者很難全面掌控醫院業務;區域信息系統建設缺乏整體規劃,存在機構眾多、業務差異性大、醫療管理難度大等難題。而隨著臨床信息共享,醫保實時結算等醫院業務的發展,醫院的異地容災迫在眉睫。醫院信息系統的安全性直接關系到醫院醫療工作的正常運行,一旦網絡癱瘓或數據丟失,將會給醫院和病人帶來巨大的災難和難以彌補的損失。
醫院數字化建設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其整體系統由上百個業務子系統組建而成,而這些系統間又有頻繁的數據交換和業務聯動,醫院數據、信息中心系統的建設和部署是整個數字化醫院系統建設的核心和基礎,其架構設計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醫療機構也在努力尋找解決方案提升用戶體驗,降低成本,推動醫療信息化發展。
服務個人健康管理是趨勢
實際上,一個云計算搭建起的智慧醫療體系可以建立協同的合作伙伴關系以提供更好的醫療保健服務,并有效地預測和預防疾病,同時,還能激勵每個人作出更明智的選擇。這種智慧體系的一大特征是,將讓更多人注重個人健康的日常管理,通過多種渠道自動獲取和交換信息,從而主動地管理并提供預防性和治療性的醫療服務。
目前,中國醫療衛生主管部門已經加大對我國衛生事業和國民健康問題的重視程度,并采取了系列措施。2012年8月,我國衛生部發布的《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報告》明確提出履行政府職責,加大健康投入,依靠科技發展健康產業,揭止、扭轉和減少慢性病的蔓延和健康危害等發展目標。衛生部部長陳竺在2012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健康是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建立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制度,是政府的責任。到2020年,中國要實現‘人人享有健康’的發展目標。
云計算能讓相關設備從遠程操控一些無線近身網絡,來偵測我們日常的身體狀況,這些健康數據醫院能夠集中保存,數據長期積累之后為醫院提供重要分析參考:把健康信息、體檢信息收集起來,通過技術軟件分析和一對一的健康服務,能夠在對這些數據有判斷之后,早早地告訴用戶的可能的健康趨勢。發現你要做預防治療。如對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的管理,這也是我國民間常見的高發病。
因而,除了預防疾病,未來醫療業能夠做得更多的促進健康,這不是說到了用戶快生病的時候才提醒,而是通過對健康數據的分析提前掌握身體狀況的趨勢,并且提供運動的改善計劃、提供食物改善計劃。這尤其適合對用戶慢性病的管理,去醫院一次看不好,打針吃藥也不行,慢性病本身需要有一個中長期改進計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