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新型鋰電池容量大 風光能都能“裝得下”

新型鋰電池容量大 風光能都能“裝得下”

作者: 時間:2012-11-02 來源:21ic 收藏

  日前,復旦大學化學系、研究院夏永姚教授課題組采用固相合成技術結合獨特的碳包覆技術,成功制備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電子導電性的納米鈦酸鋰材料,將可以用于風能、太陽能儲電。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38487.htm

  據夏永姚教授介紹,以碳為電極材料的傳統鋰,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近年來,手機在一些情況下發生爆炸導致的傷害甚至致人死亡事件時有發生。而且,傳統鋰離子還存在著循環壽命有限和對極限溫度耐受性較低等負面問題。這些缺點,已成為制約傳統碳極鋰離子電池在大規模儲能以及電動汽車中廣泛使用的瓶頸。研制新的可用于制造大型儲能、動力鋰電池的電極材料成了刻不容緩的新命題。

  據悉,這種新型鈦酸鋰為“零張力”材料,是一種制備新型鋰離子電池的理想負極材料。因為材料本身“零張力”,在鋰離子進入和離開粒子時就不會改變材料的形狀。電池壽命在數千次以上,遠比現在鋰離子電池長。同時,夏教授課題組還采用了不同于現有鋰離子電池用的電解液,使基于鈦酸鋰電極材料制備的新一代鋰電池具有工作溫度寬和高安全性的特點。由夏教授課題組研發的鈦酸鋰負極材料與錳酸鋰正極材料的新型電池組已成功應用于風光互補的環保綠色照明系統之上。據悉,目前復旦課題組積極尋求合作伙伴,期望早日實現產業化。



關鍵詞: 新能源 電池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