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計劃在美國市場挑戰思科
華為北美主管約翰·羅斯(John Roese)周五表示,該公司做好了挑戰思科的準備,但仍然需要一些耐心和時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32455.htm羅斯是在Interop基礎設施大會上發表上述評論的,他說:“美國是我們目前最復雜的市場。我們進入美國市場的難度,與西方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不相上下。”
十年來,華為一直在向美國電信運營商銷售基礎設施設備,并在加州圣克拉拉設立了美國總部。該公司以往銷售的主要產品是路由器和交換機等數據網絡設施,以及調制解調器和智能手機等終端設備,但現在卻計劃向思科發起挑戰,面向大企業出售設備。
華為去年9月成立了企業部門,并計劃到2015年在全球創收150億美元,預計今年的收入將超過70億美元。企業部門的產品包括企業內部數據網絡使用的集線器、路由器、交換機。羅斯說:“的確要花幾年才能達到關鍵規模,但美國其實并非我們實現收入目標的關鍵所在。”
華為企業部門2011年的營業收入為91.6億元人民幣(約合14.5億美元),增長了57.1%。盡管收入貢獻僅為4.5%,但仍然成為該公司內部增速最快的部門。
作為科技行業的老兵,羅斯曾經供職于北電、博通、Enterasys和Cabeletron等企業。他表示,華為并未針對美國市場公布任何財務目標,但已經具備在美國市場成為思科強大對手的要素。
思科是全球領先的網絡設備制造商。“思科已經很久沒有碰到真正強大的競爭對手了……如今華為來了,我們可不是蝦兵蟹將。”羅斯說。
思科CEO約翰·錢伯斯(John Chanbers)曾經多次將華為稱作企業市場最棘手的競爭對手,并承諾將展開積極競爭。思科還于2003年起訴華為侵犯其部分專利。華為隨后取消了有爭議的技術,思科也最終撤訴。
思科執行副總裁羅布·羅伊德(Rob Lloyd)認為,華為仍在模仿,并未創新,而且在安全方面仍然存在疑問。“我們很清楚,客戶從思科看到了創新,但并未從華為看到相同的因素。可以明確地說,模仿并非創新。”他在上周二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說。
他還表示:“隱私信息和數據保護都是我們客戶在云計算時代所關心的問題,這不是華為的長項。”
羅斯對這番評論不屑一顧。他說:“如果他們把我們列為第一號敵人和最大威脅,我們很樂于接受這樣的恭維。”他也補充道,華為當前在美國的規模太小,還不足以挑戰思科。但該公司的確在蓄勢待發。
華為本周宣布,首次與美國IT分銷商Synnex達成分銷協議,拓展了在美國企業市場的份額。該公司還推出了首款產品,與思科的網真系統和網絡交換機競爭。
不過,由于美國政客擔心安全問題,華為在進軍該市場時仍然面臨障礙。羅斯稱,華為目前并未與美國聯邦政府和金融服務企業展開業務合作。“在向聯邦政府出售產品前,我們還要解決一些事情。”他說。
羅斯還補充道,目前尚不具備向金融服務領域出售產品的必要渠道。該公司目前主要向醫療和教育行業供應產品,例如網真設備和數據庫交換機。
“我們正在逐步發展,現在很有耐心。”他說。羅斯還很感謝思科給他們做的免費廣告:“我開玩笑說,在向人們宣傳華為是什么性質的企業時,錢伯斯先生是我們最大的盟友。他教會很多人‘華為’這兩個字的發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