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真實視覺世界的3D顯示技術
很多早就存在并且應用的技術,一旦引入消費電子領域,才真正迎來其爆發的春天,比如最近熱的不能再熱的3D顯示技術。一部《阿凡達》帶來的影響遠遠超過了電影本身,讓更多消費者體驗到3D技術的震撼,而2010年日本直播了3D顯示的世界杯比賽則推動了3D電視搶占家用市場,當任天堂的3DS將裸眼3D技術引入便攜終端,3D顯示正式宣告已經準備好給每個消費者構建一個真實視覺的世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31594.htm3D顯示應用概述
在1838年,英國發明家Charles Wheatstone發現人類眼睛各別觀看略有不同視角內容的圖像,經由大腦的組合與解析會產生立體感,這種差異,讓一個人從兩個二維照片看到三維圖像(立體圖)。170年來,人類就根據左右眼視差的原理,發展了各種3D顯示的方法。
相較于2D顯示,3D顯示多了一維深度的視覺,優于2D顯示所能提供的逼真感受與刺激,3D電影是3D顯示在公眾領域最早也最普遍的應用。在CRT屏幕時代,3D顯示也應用在一些特殊用途,例如科學研究、工業設計及醫學影像。不過隨著高畫質數字平面顯示技術的發展,大幅改善了3D顯示效果,眼鏡式或裸眼式3D顯示應用,逐漸試探性地在通信及消費性電子市場上出現。
3D顯示技術的應用不僅廣闊而且寬泛(如圖1),由于3D游戲及3D電影內容較成熟,眼鏡式3D顯示電影是最早呈現在消費者面前的,這方面的先鋒是一些科普教學宣傳電影,隨后就是好萊塢的商業電影。3D顯示電視隨著3D電影節目的豐富和藍光載體的出現,成為最先進入家庭的3D顯示平臺。裸眼式3D顯示目前而言,在大屏幕上的效果仍不如眼鏡式3D顯示,短期內的應用發展將會偏重在一些特定市場,尤其是像小型個人便攜終端或大型公眾廣告方面的應用,目前市場上,已有包括家用游戲機、電視機、PC監視器、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藍光光盤、數字相機、數字攝影機、智能手機以及數字相框等產品的制造商推出或計劃推出3D顯示相關產品。而除了家電之外,3D顯示器未來更可望普及至醫療領域,以及數字告示廣告牌等新用途上。

DisplaySearch調查指出,3D顯示器的市場出貨量將從2008年的70萬臺,成長到2018年的1億9600萬臺,營收也將從9億200萬美元成長至220億美元。該預測同時顯示,年復合成長率(CAGR)按營收計算將達到38%,按出貨量計算將達到75%,如圖2。
3D顯示技術應用分析
3D顯示的市場經過3D電影的鋪墊,已經蓄勢待發,前途早就注定是光明的。但作為一個瞬間崛起的行業,依然存在眾多的問題需要解決,才能促使3D顯示技術更快征服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在消費者需求的研究下,發現目前最被期待的應用在家庭劇院系統,其次分別為3D電視和3D游戲等家用設備。反應在市場的現狀,3D投影設備和劇院系統早期銷售量超越3D電視。而3D游戲在Nvidia的力推下,有超過400家電子游戲內容商支持立體輸出,搭配該公司提供的Shutter Glasses及供貨商提供的高倍頻顯示器解決方案,即可達到高分辨率而立體輸出的游戲畫質,此外,SONY的PS3游戲主機支持藍光3D規格輸出,未來也可供應立體游戲的內容輸出。任天堂的3DS推出裸眼3D之后,目前也已經有上百款游戲與之配套,提供不同的用戶體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