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保健及病患監測設備的數據存取和軟件升級能力
病患監測設備通常用于測量病患的生命跡象,例如,血壓、心率等參數,管理這些重要數據的要求遠遠超出了簡單的庫存控制范圍,需要設備能夠提供設備檢查、校準和自檢結果,并具有安全升級功能,同時最大限度降低設備故障停機時間。維修人員經常把記錄維修數據的標簽粘貼在設備上,由于需要記錄大量數據,過一段時間后逐漸損壞,標簽貼紙不再是一個合理的選擇。隨著技術迅猛發展,病患監測設備通常需要軟件升級。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31486.htm與靜態的標簽貼紙不同,動態的雙接口RFID EEPROM電子標簽解決方案則能夠記錄測量參數,以備日后讀取,還能把新數據輸入系統,例如,校準常量和檢查信息,而且無需外接任何外部連接器。雙接口電子標簽可通過I2C接口連接病患監測設備,當設備正在運行時,設備可以通過I2C接口讀寫電子標簽。即便病患監測設備沒有工作,醫務人員也可以通過一個普通的符合ISO 15693 13.56 MHz RFID標準的電子標簽讀寫器讀寫電子標簽的數據,因為能夠確保數據最新、安全且隨時讀寫,雙接口存儲器讓射頻識別技術鏈變得更加完美。
雙接口無源RFID系統的目標應用包括設備保養條件及記錄、授權附件驗證、傳感器、假冒商品識別、一次性用品重復使用控制、增加新的授權產品。當監測設備工作或待機時,操作人員可以通過監測設備讀寫雙接口RFID內的數據,當設備關機時,操作人員可以使用電子標簽讀寫器管理雙接口RFID內的數據,這一大優點為設計人員開創更多的機會。
病患監測系統分類
病患監測系統通常分為三大類:床邊監測儀、便攜式手持監測儀和人體配戴式監測儀。
床邊監測儀在提供醫療監測診斷信息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在醫療保健專業人員所需的監測信息中,床邊監測儀提供的信息所占比例越來越大。床邊監測設備通常被安裝到重要的密集型護理的監護區,例如,重癥病房,目前大多數床邊監測設備都能通過醫院網絡與中央監測系統聯網,通過設施網絡交換數據。
便攜監測儀的管理具有不小的挑戰性,因為這類設備似乎能夠“離開群體甚至迷路”。雖然查看設備位置不在本文討論范圍內,但是了解設備發生了何種狀況對確保設備連續達標和驗證設備主人身份有很大的幫助。
人體配戴式監測儀雖然不是新發明,但是,隨著產品更新換代,測量方式和數據量正在快速增加,這正是一個雙接口RFID解決方案的用武之地。作為連接系統內部工作的網關,雙接口RFID解決方案與監測設備相連無需糾纏不清的連接線,因此可提高監測儀的實用性和使用壽命。
人體配戴式監測儀還可以再分為以下幾個類別:
- 移動/配戴式個人監測儀(MPM):配戴式個人監測設備實時監測慢性病癥患者的生命特征活動,并存儲和轉發測量數據或者報警。
- 移動聚合器:能夠通過移動無線技術報告病患狀態的有或無外接傳感器的智能手機類設備。
- 配戴式保健設備:配戴在手腕/手臂/胸部的保健設備或嵌在鞋和襯衫織物內的傳感器,用于檢測心率、呼吸、步調等生命活動特征。
- 遠程病患管理(RPM)設備:內置病患專用傳感器的特殊監測設備。這些系統配備醫院專門為病患定制的傳感器,能夠報告所有的生命跡象參數,例如,心率、病患的姿勢(站立還是倒臥)。
不論是床邊監測器,還是便攜或配戴式監測儀,所有的病患監測設備都面臨共同的挑戰:如何讓設備保持最新的軟件、校準數據或保養記錄?如何發現故障設備?
管理系統數據的好處
一次簡單的設備故障就會對病患檢測報告結果產生很大的影響。毫不驚奇,在困擾業界多年的問題中,監測設備備用電池故障始終高居榜首。系統自檢在該報警的時候沒有報警,而在不該報警的時候報警。對于床邊監測設備,中央監測功能可以報告故障,并派維修人員排除故障,從而能夠避免嚴重的問題發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