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絕境中的涅槃
2011年的帷幕終于徐徐落下,這一年給人們留下的有欣喜、有失望、有震驚,更多的則是期望。一如既往,中國光伏產業再次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和與以往不同的是,2011年閃耀的,不僅僅是中國光伏制造,更有中國光伏應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30890.htm光伏產業的大起大落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2011年,這個年輕的產業再一次上演了一出熱熱鬧鬧的好戲。各大國際及國內分析機構的各項預測言猶在耳,然而產業的實際發展卻超出了大多數人的預期。
根據最新SEMI PV Group(光伏分會)、SEMI中國光伏顧問委員會和中國光伏產業聯盟共同起草的《2012中國光伏產業發展報告》中指出,2011年的全球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再一次達到歷史最高值,達到28GW。由此,到2011年底,全球累積光伏裝機總容量超過67GW。
《報告》中表示,在2011年初,受制于幾大主要光伏應用市場的一系列限制或減少光伏電價補貼的政策,業內對于2011年的光伏市場需求一度不被看好。較長一段時間內,對2011年度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容量的預測維持在16-20GW范圍內。然而,最終光伏產業又一次用數據證明了其快速成長的能力。
另一方面,盡管早在2010年中,業內普遍預見到了光伏產品價格下降和生產能力過快擴充的趨勢;盡管光伏企業普遍預測2011年度盈利能力下降;盡管分析機構“大膽”預測2011年度光伏產品價格將普跌,實際的產品價格變化更為出人意料。
據數據統計結果, 2011年度幾乎始終維持著光伏產品價格持續下降的趨勢。2011年12月,晶體硅光伏組件價格降至1.01美金,與2010年底的1.70美金相比,下降幅度為41%。進入6月份以后,光伏產品的價格下降速度之快,令整個光伏產業無所適從,對企業的盈利能力造成了極大的挑戰。
產品價格的快速下降帶來了兩方面的效果:一方面是光伏產業各利潤環節被不斷擠壓,企業生存遇到困境;另一方面光伏終端應用得益不少。實現“平價上網”被認為是光伏產業發展進入飛速發展的新一階段的重要推動因素。盡管由于全球各地能源形勢的差異,光伏的“平價上網”將會逐步在不同國家及地區逐步實現,但可以肯定的是,光伏正在逐漸褪去其
“昂貴”的外衣,由奢侈品轉變成為日用品。在未來的數年內,由于光伏產品成本和發電價格的不斷下降,反過來會促進應用市場的打開,推動產業實現飛躍式成長。
《報告》中強調,2011年度,全球光伏產業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了中國。而這一年,無論對于中國的光伏制造產業,或是光伏應用市場,都是極為重要的一年。
2011年的光伏產業,中國依然扮演著最為重要的角色之一。中國的光伏企業依然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據多家行業分析機構統計,2011年度全球十大光伏電池供應商中,5家來自中國大陸,3家來自中國臺灣;同年度全球十大光伏組件供應商中,共有6家來自中國。中國光伏產業的各個制造環節產能在2011年度進一步呈現了快速的擴充。據統計,2011年,中國光伏企業產能擴充幅度為全球首位。
根據SEMI的全球光伏設備訂單出貨比統計,在2011年度的前兩個季度,全球光伏新增產能仍然相當顯著,而且大部分發生在中國。2010年度全年和2011年度的第一季度,光伏設備訂單/出貨比的比值保持在1.0以上。2011第二季度降至0.88。但在第三季度,由于受到終端市場的影響,企業調整的動作極為明顯,產能擴充的速度迅速減緩。設備訂單/出貨比的比值降至0.35,為該項目自開始以來的最低值。數據表明,到2011年底中國晶體硅電池和組件制造環節產能足以滿足當年的全球光伏市場需求。這一現狀推動國內光伏企業進入了空前的激烈競爭。企業的盈利能力決定著企業在這場生存斗爭中最終走向何處。
如果將2011年定義為“中國光伏應用元年”,無疑會得到很多人的認可。2011年初,對于中國當年新增光伏容量的預測普遍維持在1.0-1.5GW范圍內。實際發生的情況則打破了這樣的預期。目前,光伏產業的發展正處于重要的轉型。光伏產業再也不是以往那個通過簡單復制產能即可實現豐厚回報的制造產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落后產能逐步被淘汰,企業兼并行為加劇,光伏產業鏈的整合逐步展開。無論從技術創新能力、生產成本控制能力、企業經營管理能力等方面都對從業者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為幫助中國光伏產業實現整體健康發展,SEMI光伏顧問委員會向中國光伏產業從業者提出了幾點建議和倡導。強調技術創新,重視基礎研發加強行業自律,倡導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
加強產業內部及外部的交流合作,制定產業標準。
一直以來,光伏產業始終在呼吁盡快出臺相關產業標準。從光伏原、輔材料的規范,到光伏電池、組件的產品性能測試,以及應用終端的電站建設等,都處于部分乃至全部標準缺失狀態。由于標準化的緊迫性,行業的自發性標準化工作已經開始,并且得到越來越多的企業的支持和參與。在SEMI China和CPIA的共同倡導和推動下,2011年12月,SEMI中國光伏標準委員會正式成立,并于次年2月舉行了標委會第一次工作會議,批準開始著手“類單晶硅片產品標準”的制定。充分體現了中國光伏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的強烈意愿。
國家能源局王駿先生曾表示:“積極態度和無畏意志是做成任何事情的基礎,進取精神十分寶貴。當前我國亟需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盡快在新能源這個新制高點上實現突破。新能源的產業鏈長,對拉動經濟、增加就業作用明顯……然而,發展一個產業的迫切心情以及這個產業能夠給經濟帶來重要貢獻和增加大量就業機會的愿望,并不能代替對該產業各環節‘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基本要求。每個環節都具備技術的可行性和經濟的合理性,才是該產業鏈正常運轉和健康發展的真正保障。”
2011年是光伏產業發展進程中不平凡的一年。回顧一年以來的產業變革,讓我們對于光伏產業這個最具代表性的新能源產業有了更多新的思考和理解。2012又將發生什么?我們拭目以待。
盡管光伏產業面臨更大的市場挑戰和行業重新布局,對于光伏產業的美好未來,我們從不懷疑。SEMI PV Group(光伏分會),SEMI中國光伏顧問委員會,將攜手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繼續反映來自產業的主張,傳遞來自產業的聲音,推進全球光伏產業的未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