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松下平板業務面臨收拾投資殘局局面

松下平板業務面臨收拾投資殘局局面

—— 深陷自己布下的低價格化泥沼
作者: 時間:2011-11-17 來源:半導體制造 收藏

  “我們曾想設法保住這些生產基地,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25985.htm

  高管一臉苦惱地說道。該公司在10月31日的2011年上半財年(4~9月)中期結算發布會上宣布將縮小電視業務,迄今已確定的重組措施如以下。

  ①放棄將生產等離子面板的尼崎第一工廠(兵庫縣)轉為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的想法,考慮廢棄工廠事宜。

  ②生產等離子面板的尼崎第三工廠停止生產,實施1000億日元規模的固定資產損失會計處理。

  ③生產液晶面板的茂原工?以300億~400億日元的價格出售給東芝、日立制作所等聯合成立的日本顯示器(Japan Display)公司。

  通過這些措施,的生產基地將向生產等離子面板的尼崎第二工廠和生產液晶面板的路工廠(兵庫縣)整合。

  除了投資2100億日元設立的最先端尼崎第三工廠固定資產損失會計處理之外,再加上收購三洋電機的評估損失等,2011財年(截至2012年3月)的最終赤字有可能達到數千億日元。

  深陷自己布下的低價格化泥沼

  “通過大量生產將面板每英寸價格降至5000日元,由此獲得壓倒性份額。”

  松下高層提出這一構想的時間是2004年。當時實際價格在1英寸=1萬日元居高不下。04年以后,松下開始以每年一項投資的頻率建設等離子面板及液晶面板工廠,5年內實施了超過9000億日元的大規模投資。

  第三工廠將實施1000億日元規模的固定資產損失會計處理。

  正如這位松下高層預想的那樣,2006年面板的實際價格下降到了1英寸=5000日元。但之后則是連續的誤算。原因是不僅夏普等日本國內競爭對手,韓國三星電子及LG電子也以大規模投資及大量生產應戰,面板價格開始以無人可擋之勢驟降。

  在2008年雷曼事件影響下,松下一直看好的歐美市場驟冷,此外在大尺寸化及高精細化方面,韓國廠商也超出預想地迅速追趕上來。另外日本企業還受到了匯率的重創,與當初的預計相比,日元升值了40%之多。

  現在,電視的實際最低價已跌破1英寸=1000日元。松下深深陷入了自己布下的平板電視低價化泥沼。

  松下社長大坪文雄面臨嚴峻局面。雖然明年6月他將迎來上任第六個年頭,但其在位期間,雷曼事件導致的市場驟冷使松下08財年(截至09年3月)出現3790億日元、09財年(截至2010年3月)出現1035億日元的最終赤字。此次又將出現第三次赤字。

  松下出現最終赤字的情況在1995年出售美國電影公司MCA的森下洋一元時代有過一次,在前社長中村邦夫(現為董事長)時代有過兩次。

  在10年前的2001財年(截至2002年3月),松下因中村前社長實施機構改革出現4310億日元最終赤字,其改革是為了給松下做“手術”,旨在剔除松下電器時代的長年事業部制度導致的業務重復等弊病,以及與上市子公司利益相悖及人員過剩等疾患。改革后第三年起,松下業績得到改善,這也被稱為“V字復蘇”。而此次則是大坪社長為自己決策的投資戰略收拾殘局。

  今后松下的目標是從平板電視等單一產品的薄利多銷模式中擺脫出來,利用家電及能源設備等多樣化產品向家庭及辦公領域提供一攬子訂單服務,向解決方案型業務轉變。不過,這一舉措要想成為下一個V字復蘇的牽引力還為時尚早。其關鍵在于能否剔除疾患,不再給后人留下赤字的種子。



關鍵詞: 松下 平板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