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專題 > Android的通關大戰

Android的通關大戰

作者: 時間:2011-10-14 來源:周末畫報 收藏

  憑借被看成是“天方夜譚”的運營商合作模式, 很快打通了智能手機迅速普及的關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24558.htm

  3月11日,當日本東京六本目新城的森大廈隨著8.9級大地震的沖擊波東搖西擺時,身在日本總部辦公室的丹尼爾·阿雷格里(Daniel Alegre)在撤離時惟一來得及帶走的就是手機。也是這部手機,讓這位全球副總裁在電話網大堵車的時候用郵件聯系上自己的妻子。接下來,還是通過手機,數以萬計的日本災民連上了日本的“網上尋人”服務,登記自己的信息,查詢失散親友。“一定要利用好手機,在任何狀況下,它都是陪伴你度過每一天的設備”,Google常務董事長埃里克·斯密特有感而發,并再次認定“是最好的選擇”。

  開端失利

  更多人選擇,就代表更好。如果按照這個簡單邏輯,確實是這個星球上最好的移動操作系統。

  據IDC估計,Android操作系統今年會在全球市場獲得39.5%的市場份額,是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領域的冠軍,位列第二的是Symbian,這款即將被放棄的操作系統預計能拿下20.9%的市場,至于蘋果的iOS則以15%排在市場第三位。

  但誰又能想到,在短短兩年內,Android就能拋開蘋果、超越諾基亞呢?2008年10月,當HTC推出全球第一款Android手機G1時,并沒有引起預想中的銷售熱潮。消費者眼里只有剛剛發售的iPhone 3G,比起前者,G1簡直就像是一只笨重的厚豆莢。

  就連合作伙伴也遜人一籌。在美國,蘋果與當地最大的移動運營商AT&T簽訂了長達3年的獨家合作協議,而G1的合作運營商則是T-Mobile,一家排名第四的玩家。但要讓Verizon這樣級別的運營商變成自己的合作伙伴實在不容易。

  要知道,傳統移動通信產業就是建立在一個相對封閉的鏈條上─從終端制造到操作系統開發,再到運營環節,運營商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多年來他們保守而頑固地獨占著產業鏈上大部分利益。而像Google這種所有產品和服務都圍繞著信息流動產生,并通過免費服務創造收入的互聯網企業,是他們時刻要提防的。 Google的產品功能越強大,就會消耗越多的移動互聯網帶,這意味著運營商要因此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把持著通向移動互聯網必經之路的運營商們怎能輕易點頭?

  轉折點

  Android 的命運最終在2009年得到改變。

  今天,有關這次轉折的市場證據就存放在Android全球合作伙伴關系總監約翰·拉格林(John Lagerling)的Android平板電腦里。他用指尖在屏幕上輕輕劃動了幾下,將一個巨大的世界地圖投射到身后的大屏幕上,臺下的觀眾依稀能判別出黑色的是陸地、灰色的是海洋。他開始播放從2008年至今,按時間先后排序的全球Android手機激活的狀況。每當一部Android手機被激活時,一個淡藍色的像素就會出現在地圖的相應位置上。

  頭25秒對應的是T-Mobile G1的發布,美國和歐洲出現了很少的亮點,幾乎覺察不到。幾秒鐘過去,地圖上的美國從黑色變成了耀眼的藍色,“Moto的Droid出現了”,Android全球合作伙伴關系總監拉格林提醒臺下的人們,又過了15秒,韓國、日本和歐洲也亮了起來,“現在輪到三星的Galaxy S。”

  可以這么認為,在摩托羅拉推出第一款Android手機Droid之后,Android操作系統進入了快速普及階段。鑒于Android此前失意于市場,以及摩托羅拉在手機市場的沒落,Droid注定會成為一款意義深遠的產品─如果成功,它將夯實一家互聯網新貴的移動夢想,挽救一個沒落的巨頭,反之,一個松散的手機聯盟將加速瓦解,沒落巨頭最終只能等來死亡。

  事實證明Droid不負眾望。在上市的頭三個月銷量就超出了第一代 iPhone最初三個月的銷量。Google也重拾對Android的信心;史蒂夫·喬布斯希望借助重新定義用戶體驗的iPhone一統智能手機天下的步伐也受到了阻擋─你甚至可以認為,在某些方面Android比蘋果做得更好:今年6月,地球上每天平均有55萬臺Android手機被激活,iPhone 的數量是21萬臺,而在一年前,Android手機的每日激活量僅為10萬臺。

  最底層的利益

  不過,千萬不要被這些瘋狂的數字迷惑,否則你會錯過窺探Google在這個領域作出的更隱秘的影響─是的,我們在說Android與運營商的關系。

  為摩托羅拉Droid提供移動通信服務的是Verizon,就是那家曾拒絕Google移動業務部門負責人安迪·魯賓(Andy Rubin)合作建議的運營商。在Droid正式上市的2009年年底,Verizon通過收購美國第五大移動運營商,已經成為了美國市場最大的玩家了。

  在2009年促使Verizon伸出合作之手的,還是iPhone。蘋果與AT&T長達三年的排他協議,為AT&T帶來大量收入,也讓 Verizon意識到自己再也無法以優惠合約捆綁用戶了,它亟需一款能與iPhone競爭的產品。在大力推廣LG Voyager和黑莓Storm卻始終無法取悅消費者之后,Verizon意識到自己必須加入到Android聯盟,而Google此時也急需和一家用戶規模龐大的移動運營商合作,與iPhone抗爭。

  一個在業內堪稱獨特的收入分成協議最終在兩者之間達成:Android手機通過 Verizon網絡,從應用商店Android Market每付費下載一個應用程序,當中有70%會歸到第三方開發者,而Verizon可以與手機生產商參與剩下30%的分成,另外,它也可以從 Android移動廣告收入上分到一杯羹─這意味著Verizon的用戶只要用Android手機上網瀏覽或者下載程序,運營商就可以產生收入。在移動通信產業,軟件開發商、手機生產商、運營商和用戶利益第一次統一起來。

  在過去,這種局面可是天方夜譚,即使創新如蘋果,也從沒有實現過。迄今為止全球iPhone用戶通過蘋果App Store已經付費下載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iPhone應用程序,但AT&T、中國聯通這樣的運營商卻從來沒有因此分到過一分錢,他們得到的只是快速飆升的用戶量,以及由新用戶帶來的新合約。

  在Verizon之后,Android創新性的運營商合作模式被Google在全球市場推開。“Google的收入來源是廣告,不是應用軟件”,Android全球合作伙伴關系總監約翰·拉格林說,“我們的目標是要建立一個智能手機的健康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

  當然,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除了Google和運營商,還應該包括第三方開發者和硬件廠商,而且系統能不斷復制、快速成長,最終到達一個足夠安全的規模。

  30年前,史蒂夫·喬布斯將蘋果麥金塔電腦視為一尊軟件環境封閉卻精美的機器,而比爾·蓋茨卻認為機器并不重要,關鍵是機器之間在相同的操作平臺下,運營著相同的程序,彼此之間能夠互通。因為開發成本更低,運行的機器更多,程序員都更愿意為視窗系統開發應用軟件,豐富的應用吸引大量用戶迅速做出選擇,微軟最終成為了個人電腦時代的真正霸主。

  時過境遷,但史蒂夫·喬布斯當年的想法并沒有產生改變,只是投射的對象不再是麥金塔電腦,而是 iPhone、iPod touch和iPad。而當年蓋茨選擇的道路,也是Google今天的選擇。只是比起微軟,Google走得更徹底:只要任何一家硬件廠商愿意生產 Android設備,它都始終免費提供這個操作系統,并且還一直堅持平均每6個月更新一個版本。

  “對硬件廠商來說,這是一種全新的工作方式”,拉格林說,他們必須更加努力調整設計和生產才能跟上Android的更新速度,“針對用戶的需求創新被前所未有地重視”。

  這種做法讓Android在推出兩年多來,就擁有了超過410種設備(包括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截止到今年6月),涵蓋了從150美元的入門級智能手機到超過500美元的高端產品。而截至今年4月,發布于2007年的蘋果操作系統iOS擁有2890萬用戶,比Android的1340萬多出了116% (ComScore的數據)。但不要忘記,蘋果的用戶群包括了iPhone、iPod touch和iPad,而推出不到3年的Android絕大多數用戶只來自手機。

  對第三方開發者來說,這個市場已經大到不容忽視。今年4月,Android Market上的新增應用2.8萬個,是蘋果App Store的兩倍有多。預計最快到今年8月份,Android Market的應用數量將超過AppStore─Android平臺化策略正逐漸呈現出規模效應。

  但這并不代表史蒂夫·喬布斯的命運會跟30年前如出一轍。要知道,為當年個人電腦埋單的是企業用戶,成本是市場考慮的最大因素,而今天個人消費者是高科技產品的最大消費群,他們更愿意花大價錢買一個設計精美的產品。此外,第三方開發者面臨的也不再是30年前二選一的局面,更友好的開發界面讓他們可以兩者兼得。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可能來自收入 ─App Store已經銷售出收入價值超過30億美元的應用,這意味著開發者可以從中獲取超過21億美元收入,而根據公開資料,Android Market的銷售收入僅超過1億美元。

  與此同時,蘋果也針對Google發起了反擊。從今年3月開始,Verizon開始在美國出售iPhone,類似的事情同時還在歐洲和亞洲重復著。在中國,Android陣營的早期成員中國移動也頻繁接觸蘋果公司……

  還有搶盡先機的iPad。當蘋果第二代平板電腦iPad2已經大賣一年的時候,Android才準備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橫跨手機、平板電腦和網絡電視機的新版本Ice Cream Sandwich,相關的硬件產品預計今年年底才能面世。而在此之前,能夠與iPad2競爭的只有摩托羅拉的Xoom、三星的Galaxy這些基于功能較低的Android Honeycomb版本的產品。

  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Google和蘋果之間的競爭將會一直是全球高科技領域最激烈的焦點所在,雙方都不容有失,否則誰又能保證自己不會落得30年前蘋果麥金塔電腦的下場?



關鍵詞: Google Android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