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封裝TSV技術仍面臨三個難題
高通(Qualcomm)先進工程部資深總監Matt Nowak日前指出,在使用高密度的硅穿孔(TSV)來實現芯片堆疊的量產以前,這項技術還必須再降低成本才能走入市場。他同時指出,業界對該技術價格和商業模式的爭論,將成為這項技術未來發展的阻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24296.htm“如果我們無法解決價格問題,那么TSV的發展道路將更加漫長,”Nowak說。他同時指出,在價格與成本之間仍然存在的極大障礙,加上新技術的不確定性所隱含的風險,以及實際的量產需求,形成了三個TSV技術所面臨的難題。
部份業界人士認為,到2014年,智能手機用的移動應用處理器可能會采用TSV技術,成為率先應用TSV量產的產品。JEDEC正在擬訂一個支持TSV的Wide I/O存儲器介面,其目標是成為下一代采用層疊封裝(PoP)的低功耗DDR3鏈接的繼任技術。
“可提供12.8GB/s的LPDDR3主要針對下一代層疊封裝元件應用,但Wide I/O也具有其市場潛力,”Nowak說,他同時負責高通的TSV技術部份。“技術上來說,Wide I/O可自2014年起進入應用,然而,價格和商業模式仍將是該技術發展的阻礙。”
TSV技術承諾將提升性能,同時也將降低功耗及縮小元件尺寸,以因應包括移動處理器在內的各種應用需求。
TSV的致命弱點仍然是它的成本,Nowak說。“Wide I/O DRAM的價格較現有的PoP配置高出許多,而PoP也不斷改良,甚至未來有可能設法再開發出一個新世代的產品,”他表示。
Nowak指出,一個名為EMC-3D的業界組織最近表示,以目前用于量產的工具模型為基礎來推估,TSV將使每片晶圓增加約120美元的成本。
目前該技術仍然缺乏明確的商業模式,而且定價問題也頗為復雜,Nowak說。例如,當晶圓廠制作完成,以及在完成封裝后,哪個環節該為良率負責?
“一些公司可以扮演整合者的角色,但未來整個商業模式可能會有稍許改變,”他同時指出,目前業界已經初步形成了一些TSV供應鏈的伙伴關系。
動機和進展
高通已經設計出一款28nm TSV元件的原型。“我們針對這項技術進行了大量的開發工作,”Nowak說。
更廣泛的說,TSV可協助半導體產業延續其每年降低30%晶體管成本的傳統。Nowak也表示,在不使用TSV技術的情況下,由于超紫外光(EUV)延遲而不斷上升的光刻成本,也對半導體產業維持光刻和進展的步伐提出嚴峻挑戰。
好消息是工程師們在解決TSV堆疊所面臨的挑戰方面時有進展。“雖然挑戰仍然很多,但至少目前我們已經建立了一些基礎和所需的專有知識,”他表示。
他同時指出,臺積電(TSMC)今年度在VLSI Symposium上報告已建構出一種更好的TSV介電質襯底(dielectric liner)。工程師展示了高度深寬比(aspect ratios)為10:1的試制過孔,并減輕了外部銅材料擠壓過孔的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