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并購NEC帶來全新合作模式
近日,硅谷神話、“并購狂”思科宣布全球裁員6500人。熱衷并購的企業如何才能在并購之后找到自己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呢?探討并購及其相關商業模式運作,不僅僅是外企的話題,因為近年來中國大型企業的海外并購亦不在少數,且關注度非常高。近日令人關注的一樁是聯想對NEC的并購。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21750.htm本世紀初,中國大陸企業開始跨國并購日本企業時,還需要求助外國企業的幫助才能完成。不過十年之后,中國企業國際化程度有所提高,對日并購不僅數量獨占鰲頭,而且操作運營更是揮灑自如,日趨成熟。通過跨國并購,中國企業進入了一個摸索中國企業經營和發展新模式的階段。
成熟的并購技巧
今年的聯想集團可謂喜事連連,5月聯想集團董事長柳傳志對外宣布,歷時6年,聯想集團終于成功地并購了IBM的PC部門。其根據就是聯想集團2010財年一連串創紀錄的喜報。這種成功增強了聯想集團的信心,到了7月,聯想集團又宣布經并購了日本最大的PC企業 NEC的PC事業。
聯想集團對IBM的并購案例曾經長期被詬病。不過,這次對NEC的并購已不像當年那么青澀,而是爐火純青,十分老練了。雖然并購后的整合尚處在初始階段,我們不知道是否還需要6年時間才能評判這次并購是否成功,但是就這次并購的手法而言,聯想集團是值得稱道的,而且通過這一手法我們還看到了聯想集團今后可能的發展方向。
中國媒體基本上都用了聯想并購NEC這樣的醒目標題,但是看日本的報道卻找不到這樣的標題,日本的報道都是用聯想和NEC合作為標題的。之所以出現這樣的不同的報道,是因為這次聯想集團并購NEC的PC事業,不是采用直接出多少錢,買多少股權或者接受定向增發注入多少資金等直接并購方式,而是采用了與NEC聯合成立控股公司,再把NEC的PC事業置入其中的方式而實際加以并購的。采用這種方式,給足了NEC的面子,降低了并購的難度,同時又為聯想集團整合在日本的PC事業鋪平了道路。
從公布的資料來看,聯想集團和NEC雙方共同組建的NEC聯想日本集團由一家控股公司和兩家實體公司組成,在控股公司中聯想集團持股51%,其余49%股權由NEC持有。這種股權的分配表明了聯想集團是實際的控制人。而分屬聯想集團和NEC的兩家實體公司的聯想日本公司和NEC個人電腦公司則全部置入該控股公司,成為NEC聯想控股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聯想日本實際上是聯想集團在日本的銷售子公司,而NEC個人電腦公司是由NEC的個人電腦事業部門從NEC公司分離出來建立的新公司,實際上就是NEC的PC部門。也就是說通過設立合資的控股公司,NEC把PC部門剝離給了聯想集團。
我們說這次聯想集團的老練,就是老練在這個地方。如果直接以多少代價來獲取多少股權的方式,作為日本最大的PC公司的面子可能放不下,而且,也會像當年并購IBM的PC事業時一樣造成客戶的流失。在聯想集團和NEC雙方宣布合資建立控股公司的記者招待會上,NEC就小心翼翼地否認了把PC資產賣給聯想集團的說法,而且在合資的控股公司之下NEC的電腦品牌也將保留。這種保全面子的做法既不影響到聯想集團對NEC的PC事業的控制,而且也確實不會影響到NEC PC公司原來的具體營銷。
同時,聯想集團在日本也有全資子公司,與NEC的PC事業是競爭關系。如果聯想集團成為NEC個人電腦公司的大股東,對如何處理與聯想日本公司的關系就極為棘手。這兩家企業是同行,分別擁有具有影響力的品牌,如果聯想并購NEC個人電腦公司卻不與聯想日本公司整合的話,那么就意味著聯想集團在日本擁有兩家相互競爭關系的子公司。這種競爭關系在今后會給聯想集團在日本的PC事業的發展帶來困難。而把這兩家同行企業都置入到控股公司中去,在一個公司的整體規劃下持續發展就有了保障。這兩家實業公司將在控股公司的統一規劃下共享戰略資源,進行業務交流,利用各自的優勢合力鎖定日本PC市場的30%份額。
聯想“亮劍”劍鋒或指云端
曾幾何時,聯想集團在并購了IBM的PC事業之后,一度躋身世界PC行業三甲行列,但是很快又失去了這頂桂冠。所以,大家都認為聯想集團將借并購NEC的PC事業的時機而重奪世界市場份額第三位的寶座。這種看法不無道理,現在,PC市場無疑就是一個講究規模優勢的市場,規模的大小也就意味著競爭力的強弱。
但是只依靠生產規模也就意味著技術含量不高。作為中國IT行業的巨擘,聯想集團不可能永遠追求那些技術含量不高的產品,所以筆者認為聯想集團所圖的并非僅僅如此。因為,并購NEC的PC事業實際上并不能獲得多少核心技術,NEC作為日本老牌IT企業,擁有很多中國企業一時還難以企及的研發和生產技術,那是聯想集團更為關心的。
當年,IBM把PC事業甩給聯想集團后,把經營資源集中到了IT服務方面,業務蒸蒸日上。聯想集團只能看著IBM絕塵而去的背影,卻不能復制IBM的最新戰略,而只能緩慢而艱難地整合龐大的PC事業。不過,時至今日,聯想集團已經成功地整合了IBM丟下的包袱,他們應該會總結經驗和教訓,當面對整合日本IT領域首屈一指的NEC時,他們應該有更多的索求和更好的方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