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超聲儀器即將進入掌機時代
中國超聲診斷影像系統的市場以其超過2億美元的巨大規模,成為繼美、日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市場。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20864.htmGE醫療不久前將其超聲診斷影像領域的革命性產品——Vscan正式引入中國市場。2009年,移動超聲視診儀Vscan剛剛上市的時候被《時代周刊》評為當年的50項最佳發明之一,其與眾不同的地方正是在于其只有手機大小,卻能輸出與大型設備相當的圖像水平。
隨著科技的發展,“便攜”、“可視”已成為諸多行業的發展潮流,醫療行業也不例外。“超聲儀器小型化絕對是一種發展趨勢,小型化和可高度便攜性提高了我們的醫療服務水平。在醫療檢查的時候,能夠像傳統的聽診器一樣隨身攜帶。”GE醫療集團臨床系統事業部首診超聲業務部總經理AgnesBerzsenyi說。
在醫改的推動下,中國各級醫院對超聲診斷影像設備的需求也十分強勁,需要更多創新性產品可供醫院選擇。與此同時,掌機化超聲設備的出現,顯著地改變了超聲領域的競爭格局,不論是高端還是低端市場,新產品競爭都開始由比拼價格向比拼創新的階段邁進。
劍指“首診準確率”
國外醫療機構的心臟病專家曾做過一項調查,在189例病患的體格檢查過程中,由于缺乏快捷的診斷手段,傳統的體格檢查方式準確率僅僅為55%,還有31%的病人并沒有進行轉診,卻接受了心超的檢查,大幅提高了醫療成本。
移動超聲設備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據了解,Vscan受到了醫生的廣泛歡迎。
“Vscan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相關臨床信息,提高了首診準確率。”GE醫療集團超聲產品中國區總經理于婧指出:“這無疑對首診醫生分流患者進行下一步診治意義重大,同時還有助于醫生輕松掌握臨床信息,快速、準確解答患者問題,這有助于摒除目前國內部分患者對首診醫生的檢查、診斷水平的疑慮。”
對于醫院來說,移動方式的出現也可以極大地減輕中心實驗室的壓力。過去超聲檢查集中在醫院的中心實驗室,患者需要預約排隊數小時乃至數天,中心實驗室“人滿為患”難以應對各類體格檢查的老大難問題。而掌機的出現,有望讓提高患者獲得診斷的可及性,并把工作中心轉向對醫生的培訓、主控以及輔助醫生進行復雜疑難的診斷和科研之上。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朱慶生理事長認為,超聲掌機的出現有助于實現醫改的目標,起到“改善醫院服務”、“優化服務流程”、“縮短病人等候時間”的作用。
便攜超聲設備熱潮涌動
超聲設備屬于診斷性醫療設備中的影像診斷儀器,其在醫學上的應用普及早已屬成熟行業,但市場容量龐大、年增長率一直比較穩定。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Karolama的報告,由于市場的強勁需求和各國對醫療行業投入的增加,從2010年開始,超聲設備行業將以6%~8%的年增長率持續增長,市場容量在2012年將達到50億美元以上。另一份來自IMS的數據表明,到2012年中國國內超聲診斷設備銷售額將達到6.2億美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