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網國家標準將報批
“2009年12月,傳感器網絡標準工作組立項了6項國家標準,現在這些標準正在制定過程當中,預計今年下半年正式向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報批。此外,還有5項標準也在進行中。”在近日召開的第九屆中國RFID與物聯網國際峰會上,傳感器網絡國家標準工作組秘書長張暉向與會者分享了標準領域的最新進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20703.htm就物聯網整體標準而言,我國也積極參與了國際標準的制定,但是總體看來,物聯網標準的建立仍處在起步階段。
部分領域確立國際地位
標準的建立對于物聯網發展至關重要:只有統一了標準,不同的網絡系統才能互聯互通,也只有統一了標準,才能促成大規模的生產,從而降低單業務成本。
業界對于標準的重要性已經達成了共識,現在的新情況是,許多國家和組織都意圖在物聯網的標準化高地謀求一席之地,因此爭奪得分外激烈。
據悉,目前國際上物聯網領域的標準化組織有20多家。在激烈的爭奪中,我國也在確立自己的位置。目前,我國各個層面都對物聯網標準給予了高度重視,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副所長林寧介紹,發改委已經立項做物聯網公共基礎部分標準的研究,工信部和財政部則立項做物聯網整體產業化和應用項目標準的研究。在國內,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傳感器標準工作組、物聯網標準工作組都密切關注和制定物聯網標準,此外,還有很多企業也積極投身于物聯網標準的研究。
在各方面的努力下,目前我國已在部分領域發出了自己的聲音,如在RFID方面的5.8GHz技術上確立了中國的ETC標準,對于2.45GHz以及860~960MHz,我國也在加緊制定自己的標準。
由于物聯網體系非常龐雜,因此我國也面臨著很多機會,在標準體系、關鍵技術等很多方面都有工作要做,林寧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要有選擇地在一些核心技術上進行突破。在他看來,目前可以著眼于7個方面:標準體系的基礎、基于RFID的核心技術與核心標準、傳感器網絡的一些關鍵技術和應用、M2M、信息安全、互聯網、應用標準。
與歐洲協會積極溝通
在激烈的國際標準爭奪中,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國際上的物聯網標準組織非常多,它們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和研究物聯網標準,工作中難免存在重疊和遺漏之處,而各個組織之間的溝通和協調力度又不夠。”林寧表示。
事實上,標準之爭本質上是利益之爭。國際上的標準化組織之所以缺乏溝通,其所擔心的就是利益會因此受損。然而,不同組織各自推進標準的煙囪化方式,必然會影響物聯網的廣泛應用,只有不同組織之間互通,物聯網應用才能互聯互通、創新發展。
對于這一問題,中國物聯網聯合標準工作組組長張琪指出,我國的物聯網標準戰略是“自主創新與開放兼容相結合”,即首先要有自己的標準,同時要堅持開放,實現標準的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
目前,我國已經和歐洲的相關物聯網標準組織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機制。工信部電子標簽標準工作組王文峰高工介紹,從2008年開始,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就和歐洲電信標準協會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共同推進RFID技術的研究以及標準化工作。2008年10月,雙方相繼在歐洲、北京召開了圓桌會議。歐洲相關組織還非常重視與不同國家物聯網產品的互操作性測試,甚至把這一項列入了中歐物聯網專家組章程中。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