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enix 將協助廠商進行ARM裝置開發
近年ARM Based 裝置的興起,雖然廠商找到了另一個藍海,但因為ARM 是給予 IP 授權的方式,所以不同的廠商與不同的處理器就有自己的「玩法」,加上 x86 的開發經驗與 ARM 無法模擬,導致開發上增加不少的困難,以BIOS 為本業的 Phoenix (鳳凰科技)也預期到這樣的發展,想藉由自身技術本位的優勢來切入并協助廠商在 ARM 裝置的開發。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20592.htmPhoenix 在這次 Computex 就提到如何協助廠商開發的實際作法,像是如何整合不同OS在不同硬件平臺上的研發流程,例如簡化 Windows 8 如何在 x86 與 ARM 的開發,畢竟 ARM 裝置不像 x86 有所謂的 BIOS ,而是使用 Boot Loader ,但基本概念是一樣的,只是 ARM 裝置的品項比 x86 多,為了不同 ARM 裝置再增設研發人力,對廠商來說不但增加成本,開發時程也會延長,使用 Phoenix 的解決方案,不但可以降低成本,更能簡化開發流程。
另外, Phoenix 在 UEFI 的支持也很完整,連最新的 UEFI 2.3.1 都沒問題(因為他們就是規范的制訂者之一)。在觸摸板的控制上,已經可以作到跳過 CPU 直接從 BIOS 控制,并且可到10點觸控;有鑒于現在副廠筆電電池良莠不齊,進而影響到筆電的穩定性與保固, Phoenix 開發出偵測到非原廠電池就會跳出警告畫面,甚至發出聲音,因為這是從 BIOS 直接啟動,所以是無法透過軟件關掉(筆者不喜歡這個功能),不過此功能非強迫性,端看筆電廠商是否要此功能強制執行
對于 IT 人員要掌握公司的計算機資產,如果沒有支持 Intel AMT 技術,會增加管理上的難度, Phoenix 開發出走 DASH (Desktop and mobile Architecture for System Hardware)規范的功能,就算不支持 Intel AMT , IT 人員一樣可以遠程控制計算機,甚至控制開機裝置的順序。對于平板計算機(如 Intel Cedar Trail)若要進 BIOS ,因為不一定會接鍵盤鼠標,所以在 BIOS 加進了軟件鍵盤的功能,透過觸控就可以設定 BIOS ,甚至輸入文字;對于研發人員, Phoenix 也增加了外加除錯裝置的功能,可以從除錯號碼判定問題點。
評論